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涼山州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媒體行活動系列報道⑰

守護涼山綠水青山 共建無毒美好家園

——涼山州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紀實

2025年04月29日18:1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2022年2月,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啟動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工作。在為期3年的創建工作中,涼山州堅持“黨管禁毒”“鐵腕肅毒”,把禁毒作為“黨政重要、政法首要、公安中心”工作,建立州、縣、鄉、村“四級書記抓禁毒”和“政法公安專門力量與各部門全社會聯動禁毒”等工作機制,禁毒工作納入黨政績效、領導政績考核和州委督辦重大事項,納入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同部署、同推進,緊緊圍繞“控勢穩局”和“善治除根”目標,走出了一條具有涼山特色的毒品治理之路。

今年3月,涼山彝族自治州公安局聯合人民網四川頻道開展涼山州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媒體行活動。為期一周的時間內,參與活動人員走進涼山州鹽源縣、昭覺縣、布拖縣、西昌市等地,一線調研當地禁毒工作的亮點做法,推出系列報道。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自古就是通往祖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通道。由於歷史的原因,這裡曾是種植、販賣、吸食鴉片的重災區,1999年被全國禁毒委員會和公安部確定為毒品問題重點整治的13個地區之一。

如果不杜絕和消滅毒品,若干年后的涼山會是什麼樣子?面對不敢想的結果,在涼山州,從政府到普通老百姓,展開了與毒品的一場殊死較量。2002年,當第一個民間禁毒組織在涼山成立,涼山禁毒人民戰爭正式打響。

從源頭治理到全民參與,構建一張密不透風的禁毒網

從鄉鎮到學校、從機關到警界,在涼山州的每一個角落,人們行動起來,積極構建著一張密不透風的禁毒網。

檢查站人員認真檢查過往車輛。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檢查站人員認真檢查過往車輛。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今年3月6日,布拖縣依撤小學舉辦了一場以禁毒為主題的文藝匯報演出。這場師生們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不論精彩的小品還是動人的舞蹈,都源自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演出中還插入了有關禁毒知識的有獎問答,師生們積極搶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現場,12歲的蘇小雨(化名)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毒品的危害。在小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吸毒染上重病去世,留下媽媽姐姐弟弟和她相依為命。她說,她是在政府的幫助下才走進學校讀書,並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之人。據學校校長賴學江介紹,該校每次的“開學第一課”都以演講比賽、黑板報、征文比賽的形式開展禁毒教育,效果非常好。

毒情形勢嚴峻,要堵住毒品蔓延,必須在源頭上下功夫。昭覺縣在鄉鎮村創建了“媽媽禁毒隊”,覆蓋各行政村和社區。“媽媽禁毒隊”由村(社區)婦聯主席牽頭,鄉村婦聯執委和有號召力、熱心腸的媽媽們共同組成,部分隊員還是曾經深受毒品危害家庭裡的媽媽們。媽媽們面對的是孩子、丈夫和父母,在孩子們面前媽媽是最有話語權的,在丈夫面前妻子是最被信任的,在父母面前女兒是最可以依靠的,將有著多重身份的媽媽們組織起來參與禁毒,事半功倍。

以禁毒為主題的文藝匯演活動。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以禁毒為主題的文藝匯演活動。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有“媽媽禁毒隊”的地方均建起了相應的禁毒戰斗堡壘——“婦女禁毒之家”,媽媽們在這裡宣傳禁毒、配合禁毒、主動拒毒、協助防毒。“媽媽禁毒隊”每月定期開展“一月一鄉禁毒巡講”、“不讓毒品進我家”和“面對面”禁毒防艾宣教活動﹔依托婦女在家庭中女兒、妻子、母親的身份,堅持“四必談”,即利用“婚嫁前、喪事前、打工前、孕期中”4個重點時間節點開展深入談話,宣傳吸販毒的危害性,教育群眾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把禁毒防艾知識送進家庭、送進校園、送進監所、送至務工青年,用親情、法規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讓廣大群眾主動禁毒、拒毒、防毒,筑牢防毒、拒毒“防火牆”。

甲呀某某因多次吸食毒品進了戒毒所,妻子於是丟下年幼的4個孩子和年邁的老母親走了。被生活逼到絕地的他這才開始后悔。當絕望的甲呀某某不知所措時,“媽媽禁毒隊”的成員們來到他家,輪流給孩子們送飯、送衣、打掃衛生,幫助家裡度過一個個難關。戒毒成功的甲呀某某回來后看到家裡的變化,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活生生的事實深深教育了他,於是他將自己的故事編成彝語小品,和“媽媽禁毒隊”一起給群眾講,教育和挽救了無數人。

把通道堵死讓毒品進不來是涼山公安緝毒民警的職責,更是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較量。據涼山州昭覺縣委禁毒辦專職副主任、原緝毒大隊大隊長吉木次合回憶,20多年前的一天,昭覺縣緝毒大隊接到線報,有一批毒品從雲南到涼山。他立即帶領偵查員趕往省外,不料偵查員將毒販跟丟了。絕不能讓毒品流入涼山,偵查員兵分三路尋線追蹤,終於在昆明的一個停車場找到攜帶毒品的車輛。偵查員一路跟蹤到毒販取貨的地點,擋獲了人,卻怎麼都找不到毒品藏在哪裡,車子的底盤輪胎能藏東西的地方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毒品的蹤跡。是情報有誤,還是搞錯了?吉木次合再次將線索從頭至尾理了一遍,注意到這個車沿途加油的次數好像比其他車子要多,最終,偵查員從汽車的油箱裡找到了1萬克毒品。像這樣和毒販斗智斗勇的故事還有很多,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過好獵手,這些毒販都被偵查員們抓獲。

堵住了通道,接下來就是加強重點人員排查、嚴格涉毒行業監管、嚴治物流寄遞販毒問題。

為鞏固人民戰爭的成果,涼山州對各村村民屋前房后、高山森林等易種植毒品原植物的場所、偏遠地區、邊界地區、閑置(廢棄)廠房、倉庫、工棚、養殖場、果園林區等易制毒(高危)場所、轄區住宿業等場所的專門人員、消費者進行尿檢、毛發檢測)、各衛生院、民營醫院(診所)、藥店隨時開展全方位的突擊檢查。

此外,加大吸毒人員管控力度,開展吸毒人員關懷救助活動,嚴防吸毒脫貧人員返貧現象發生。嚴格控制新發現、復吸吸毒人員,社區戒毒(康復)執行率保持在99%以上。目前,涼山籍外流販毒人數降幅達99.1%,全州1.38萬名脫貧吸毒人員保持“零返貧”,吸毒人員肇事肇禍案事件“零發生”,全國新發現涼山籍吸毒人數從2014年峰值7634人降至186人,降幅達97.6%。

從山間小路到城市街道,每一寸土地都在訴說著禁毒的決心

把傳統民俗文化傳承宣傳創造性融入禁毒文化作品,錄制帶有禁毒元素的“阿都高腔話禁毒”“爾布克哲說禁毒”音響視頻,通過“村村響”“縣融媒”等縣級媒體平台進行廣泛傳播,全面實現線上宣傳千村萬戶全覆蓋。在涼山州,以禁毒為主的文藝宣傳品隨處可見。

禁毒教育公園。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禁毒教育公園。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阿都”作為一種地區方言,源於元、明、清至解放前隸屬阿都土司管轄區彝民族語言的統稱,是歷史文化與民風民俗的承載物。由“阿都”方言所孕育出的燦爛民族文化主要分布在布拖、寧南以及普格、昭覺、德昌、金陽、會東、會理等縣部分地區。涼山州將“阿都民俗講禁毒”作為高質量推進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通過組織方言講師團、創作方言禁毒歌曲、彝族諺語等形式,增強禁毒宣傳活動的感染力和滲透力,將禁毒的理念潛移默化傳遞給群眾,走出了一條“民俗文化+禁毒”融合發展之路。其中,以文化傳承為紐帶創作《阿布澤魯的守望》《爾布克則說禁毒》《阿都高腔唱禁毒》等一批獨具特色的禁毒宣傳文化產品,不僅滿足當地禁毒宣傳工作需要,還向州內“阿都”方言分布縣(市)持續輸出禁毒文化。

此外,將禁毒教育園區與彝族特色相結合,推出了禁毒IP“阿依阿牛帶你看禁毒”等一系列以阿都文化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吸引了大量群眾前來禁毒教育基地和園區參觀體驗。

結合彝族服飾文化特色,打造禁毒IP形象“阿依”“阿牛”,推出禁毒IP“阿依阿牛帶你看禁毒”系列宣傳活動。同時,禁毒IP形象“火洛”與“阿依”“阿牛”融入“彝漢雙語”禁毒宣傳欄建設,高質量建成禁毒主題公園,進一步提升禁毒宣傳的覆蓋面。

通過文化與禁毒宣傳的深度融合,涼山州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毒品濫用人數明顯下降,社會治安狀況顯著改善群眾對禁毒工作滿意度達98%以上。

“火洛”系列文創公益產品。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火洛”系列文創公益產品。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2023年,昭覺縣申報的“古理”禁毒宣傳品牌成功入圍全州首批禁毒宣傳品牌集群。2024年,通過舉辦首屆“古理杯”彝漢雙語禁毒詩文大賽,累計收到社會各界上報彝漢雙語禁毒詩文作品93個﹔通過舉行“古理杯”禁毒詩文大賽文藝匯演活動,建立“古理”禁毒宣講團人才庫,吸納本地優秀“德古”、禁毒宣講員、禁毒防艾形象大使,既讓優秀民族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又促進禁毒宣傳活動更加貼近群眾生活,形成品牌效應,為涼山禁毒宣傳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綠色家園建設不僅是對毒品的宣戰,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守護

2012年,涼山州在位於鹽源縣城北11公裡的興隆鎮修建戒毒康復基地,取名“綠色家園”。園內設有涼山州綠色家園管理委員會、涼山州公安局綠色家園分局、涼山州綠色家園安康醫院、涼山州綠色家園綜合服務中心。綠色家園管委會和興隆鎮實行“園政合一”管理運行模式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運行機制。

以“康復為中心、安居為條件、生產為平台、教育為手段、治療為保障、回歸為目標”是綠色家園的康復流程,這裡有戒毒治療醫院、勞動康復基地、培養技能學校、就業幫扶平台,對到這裡戒毒康復的人員從生活到學習、醫療、勞動、培訓、就業實行一條龍服務。所有的問題通過黨支部、居民委員會、婦聯、工會、社區派出所、戒毒康復工作指導站來解決,共治共管、共同構建“以人為本、人文關懷”“人格上尊重、感情上親近、生活上關心、權益上保障”是綠色家園的亮點。

美麗的綠色家園一角。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美麗的綠色家園一角。中共涼山州委禁毒辦供圖

32歲的黃某原是成都一個KTV的架子鼓手,因為交友不慎吸食毒品,工作丟了,人也廢了,變成了街頭混混。為了挽救他,他的家人把他送到綠色家園。在這裡,不到半年時間,他完全變了一個人。如今他是社區的電工,負責幾個社區的電路維修。

35歲的沙某某曾是村裡的能人,左鄰右舍都很羨慕,不料在一次外出時經不住誘惑,吸食了毒品,幾年時間家裡就被敗得一貧如洗,妻子留下一雙兒女遠走他鄉。他被當地的禁毒協會送到了綠色家園。在這裡一年多時間,他不僅戒掉了毒品,還在技能學校學到一門技術,身體檢查合格出去后養活孩子和母親不成問題。可他表示,自己願長期留在園區,一是他喜歡上了這裡的工作環境,二是他留下來可以教育和感化更多的人。

2017年至2024年,綠色家園收治戒毒康復居民1.25萬人,康復出園1.1萬人,現有在園社區戒毒康復居民752人(州外485人)。截至目前,與50個州外縣市區禁毒部門簽訂《合作協議》,累計收治州外吸毒人員1140人。

按照“優化產業布局、集聚產業規模、突出產業特色”的發展思路,綠色家園構筑了“一園三區”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多家企業入駐園區,可提供用工崗位150個,季節性用工崗位4000余人次、年產值5000余萬元。

戒毒人員人員在社區進行戒毒康復,恢復了身心健康,學到各類就業技能后,經過對生理、心理、教育、就業等多方面評估,獲得安康醫院、社區警務室、綜合服務中心等共同認可,達到出園標准后,綠色家園就會出具解除集中戒治康復証明並報備州禁毒辦,讓其按期回歸家庭,由戶籍地戒毒康復工作站開展后續服務。期滿后自願留園安置的,可在園區安置就業生活。據介紹,綠色家園特別設立了安置社區——青蘋果社區,並在園區修建留園安置居民家庭公寓小區,為有意留在社區的人進行安置。願意留在綠色家園進行自主就業、自主創業的,經過申請和審批,可留在園區進行自主就業和創業,園區將為其提供經營場所和就業崗位。

截至2024年12月底,綠色家園累計對5618名期滿回歸的戒毒人員進行了系統的跟蹤回訪,回訪中的絕大部分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佔比達99.68%。大部分人能夠自主就業,人均月收入2700元,收入高的達到5000元以上。

2020年10月,全國禁毒重點整治示范創建暨禁毒扶貧工作第一階段會議在涼山州綠色家園召開,涼山州綠色家園管委會榮獲“全國禁毒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綠色家園(興隆鎮)索瑪花社區黨支部獲得“四川省優秀基層黨組織”稱號。2024年3月,涼山州綠色家園管委會被四川省禁毒委評為“2020—2023年全省禁毒工作成績突出集體”。

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綠色家園累計收治1.77萬吸毒人員,通過培訓就業,實現年平均工資1.8萬元/人,帶動涼山因毒致貧、因毒返貧問題從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居民家庭接納率99.78%,居民及家屬對綠色家園戒毒康復工作滿意度分別為99.35%、99.66%,群眾對涼山禁毒戒毒工作的滿意度為98.69%。

涼山州的禁毒故事,是一曲人民用汗水和淚水譜寫的英雄贊歌。(薛志忠、彭茜)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