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成都世運會倒計時100天!亮點都在這裡

2025年04月29日11:4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4月29日電 (記者朱虹)4月29日,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倒計時100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長楊興平,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成都市市長王鳳朝就成都世運會的籌辦進展進行介紹,並答記者問。

成都世運會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努力向世界呈現一場“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的世運盛會。

27個競賽場館“能改不建” 賽事籌辦工作有序推進

據介紹,在競賽組織方面,成都世運會設34個大項、60個分項、255個小項,在8個賽區布局27個競賽場館(場地),21個場館競賽團隊已組建完成。競賽單元日程基本確定,壘球、軟式曲棍球項目將於開幕式前一天開賽。目前,依托國內外賽事,已組織實施25場測試活動,有效檢驗了器材設施、組織運行、屬地保障等環節,為賽時平穩運行奠定基礎。

“籌辦期間,堅持節約集約利用,競賽場館(場地)中有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功能調整、9個依托湖泊公園臨時搭建,沒有新建場館。”發布會上,王鳳朝表示,“在滿足賽事要求前提下,我們堅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最大限度減少器材購置成本。”

在服務保障方面,設置運動員村A區和B區,構建以客群體驗為中心,覆蓋禮賓、抵離、交通、食宿、醫療等各環節的服務保障體系。招募培訓近萬名大學生志願者,統籌布局500余個城市志願服務站點,為比賽和客群活動提供服務。此外,開發了“世運通”應用程序,提供賽會資訊、氣象交通等服務,今年2月已上線運行。

“所有運動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可能接受事先無通知的興奮劑檢查。”針對興奮劑檢查,李靜介紹,成都世運會期間計劃在所有競賽場館和運動員村設置興奮劑檢查站,使用我國自主開發的中國反興奮劑智慧管理平台,“中國制造”的干血點檢查器材,對運動員的尿樣、血樣以及干血點,開展無紙化興奮劑檢查。

本屆賽事中,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28個大項、152個小項的參賽資格,預計330名左右運動員參賽,是參加世界運動會以來參賽項目最廣、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運動員既有專業運動員、國內院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俱樂部代表,以及中國殘聯選派的自由潛水、柔術、射箭項目的殘疾人運動員等,將全面展示我國體育事業特別是非奧項目的發展成就與中國體育健兒風採。

世運史上首次舉行火炬傳遞 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互鑒

本屆世運會將舉行世運史上首次火炬傳遞。王鳳朝介紹,火炬傳遞將於7月26日舉行,傳遞時間為1天,在三星堆博物館舉行火種採集暨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后,依次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蘇祠、興隆湖濕地公園5個點位分段傳遞,總裡程11公裡,共120名火炬手參加。

據悉,火炬手選拔工作已於3月正式啟動,主要從優秀運動員及教練員代表、先進工作者代表、市民代表、國際友人代表4大類別中進行選拔,向辛勤工作在一線的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環衛工人等基層勞動者適當傾斜,預計6月完成選拔。

體育賽事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台,更是文化交流的盛會。成都世運會精心籌劃各類文化體驗活動,為世界各地的朋友們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

“我們將精心策劃、持續開展‘駐華使節四川行’‘外媒四川行’等對外交往活動,不斷深化文化、藝術、教育、體育等領域人文交流,讓更多國際友人走進四川、了解四川。”楊興平談到。

成都還將串聯熊貓基地、太古裡、寬窄巷子等一批知名文化景區街區,策劃推出“國寶粉絲探訪”“煙火錦城漫游”“蜀都文化攬勝”等多條精品文旅線路,讓來蓉運動員、技術官員等可以近距離觀看大熊貓、參觀城市博物館、走進公園綠地。同時,圍繞非遺、世運文化、天府文化,舉辦“世運·天府”文化藝術展,讓各方來客感受中華文明、天府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世運村內,還將策劃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互動體驗活動,讓參賽者沉浸式體驗書畫、蜀繡、皮影、剪紙等12項傳統技藝﹔邀請街頭藝術表演走進世運村,開展音樂成都文化互動交流活動,讓參賽者感受國際音樂之都的獨有魅力。

同時,在成都東部新區的世界園藝博覽園內精心打造了世運廣場,設置體育項目展示體驗區和主辦城市文化展示區、美食區、舞台區等功能板塊,為參賽者和各方游客提供“逛、玩、吃、購、看”一站式體驗。8月12日,成都將在世運廣場舉辦“運動員之夜”,設置文化互動體驗、文藝展演、最佳運動員頒獎、大聯歡等活動,為各方參賽者提供交流互動、增進友誼的平台。“賽事期間,世運廣場將免費對外開放,歡迎各地朋友來成都樂享世運項目、感受特色文化。”王鳳朝在發布會現場發出邀請。

130個“世運空間”陸續開放 全民共享世運盛會

“體育賽事是拉動消費的新引擎。”王鳳朝表示,成都將以世運為媒,構建多樣化賽事消費場景﹔目前,已聯動重點商圈、景區及生活消費平台,開展世運主題營銷、提供世運專屬優惠、推廣世運特許產品,已開設線下特許零售店(點)超40家。

據王鳳朝介紹,成都還搭建科技賦能世運場景供需對接平台,吸引多家低空企業進軍賽事經濟,25款機器人產品“集結”競技,230余項科技產品植入世運會服務體系,實現新技術新產品和世運會場景“雙向奔赴”。

為更好地服務境外游客,成都進一步提升入境游服務便利化水平,推動21個境外電子錢包在蓉實現移動支付,重點商戶實現外卡支付全覆蓋。在旅客聚集重點區域設立AI智能翻譯屏,面向境外游客提供14種語言實時翻譯、問詢、金融咨詢等服務。此外,成都推動離境退稅增門店、拓品類、優流程,全市離境退稅商店已增至429戶,2025年入境游實現“開門紅”。

“我們結合世運項目測試賽、巡回賽,舉辦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2024年共舉辦1.1萬多場次,吸引超4000萬人次參與。”楊興平說。

隨著成都世運會日益臨近,一場全民參與的體育熱潮正在掀起。成都積極開展“萬人千場”友誼賽、“世運新十二月市”全民體驗、“跟著賽事去旅行”等系列活動,新建改造體育公園77個,建設社區運動角407個、天府綠道新空間830處,市民家門口的130個“世運空間”陸續開放,跑酷、飛盤、攀岩、射箭等新潮運動走進市民生活。“世運熱”在社區、商圈、學校、企業持續升溫。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