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宜賓翠屏:無人駕駛插秧機下田 秧田耕作開啟“智能模式”

2025年04月25日14:5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乘坐式四行插秧機。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乘坐式四行插秧機。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農時不等人,春耕正當時。連日來,宜賓市翠屏區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春耕景象。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耕現場少了些彎腰勞作的身影,多了科技賦能的“聰明”農機。

一大早,翠屏區李庄鎮安石村的高標准農田裡就熱鬧起來,一台無人駕駛的六行插秧機正在水田間穩步前進,快速栽插下一行行整齊的秧苗。據了解,這台智能化六行插秧機通過智能化規劃路徑,隻需要一名工作人員擺弄秧盤,便能實現田間自動插秧、智能避障、掉頭轉彎等全套無人作業。

“過去,移栽一畝地的水稻需要6到8個人,現在我們使用這個六行插秧機隻需要一個人,它一天的工作效率在50畝左右。”翠屏區璽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農業專員羅建華說。

據了解,與傳統插秧機不同,無人駕駛插秧機搭載北斗導航駕駛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傳統插秧機進行智能升級改造,如今單人單機操作便能輕鬆完成插秧﹔在節省人工的同時,也讓水稻栽種株距、深度都更均勻,有效降低了田間漏插、漂秧和傷秧風險。

無人駕駛的六行插秧機在大田裡“大顯身手”,小塊田也請來新“幫手”,升級改造后的四行插秧機從手扶變乘坐,開啟了“加速跑”模式。

翠屏區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站工作人員凌茂翔介紹,翠屏區地形屬於丘陵地帶,土地比較零散,小田居多,相比較於傳統手扶式四行插秧機,乘坐式四行插秧機地形適應力更強,作業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日均插秧面積能達到20到30畝。

隨著越來越多的“聰明”農機投身春耕一線,如今“人不下田,坐享豐收”已經變成現實。據了解,截至目前,翠屏區約有3.25萬台(套)農機投入春耕生產。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33.82萬千瓦,新增各類農業機械5000台(套)以上,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增加5個百分點。(葉昌榮)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