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自流井區:微改造托起群眾大幸福

“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后,這裡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有新的路燈,又安裝了新的座椅,到處都亮亮堂堂的。”近日,自貢市自流井區東街三八路社區黨委一行人剛踏入一品灣小區,居民牟祖益就忍不住直夸社區為居民辦了不少好事。
老舊小區管理一直是基層治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自貢市自流井區東街三八路社區聚焦居民“急難愁盼”,逐步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讓基層治理更“接地氣”、更“冒熱氣”。
2019年12月,自貢市首家由社區投資興辦的社區企業在三八路社區應運而生,兜底解決社區的“老大難”問題。2022年3月,社區企業利用屬性、資源優勢,牽頭成立全市第一家社區商會,並建立社區基金,暢通社區企業反哺基層治理的渠道,也為其他慈善資源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提供了平台。社區企業成立后,社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制定了發展規劃,利用企業盈利,反哺社區基層治理……有了收入,社區為民辦實事的底氣更足。
“以前晚上經過樓棟時,都是黑漆漆的,老人小孩上下樓提心吊膽,現在裝了太陽能燈,安全又方便!”家住鴻鶴路66號1棟的居民陳玉琴對新安裝的樓道太陽能燈連連稱贊。鴻鶴路4號、8號、66號一帶共有7棟老舊居民樓,屬散建院落,始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和大多數老舊小區一樣存在基礎設施老舊、規劃不合理等問題。加之年代久遠,各種問題日益突顯,尤其是照明不足的問題成了居住在這裡的300多戶居民的心病。
今年,社區黨委將該問題納入工作日程,牽頭走訪調研、摸排需求,制定解決方案。細心的居民發現,前不久,該片區及周邊的公共區域,18盞太陽能照明燈齊刷刷地上崗了。夜幕降臨,明亮的路燈照亮了大家回家的路,居民們紛紛點贊“晚上出行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在另一邊的長慶冰箱廠院落裡,幾張新上崗的休閑座椅吸引了大家的視線。“現在天氣熱了,我們這些老年人不用自己帶板凳,就能在這坐著乘乘涼、歇歇腳了。”正在乘涼的居民彭銀芳高興地說道。
三八路社區屬老舊社區,老年人居多,老舊小區配套設施不完整,給居民生活帶來不少困擾。此前,社區黨委一行人在走訪和梳理居民意見時發現,居民沒有固定的戶外休閑場所和相關配套設施。很多老人為方便聊天納涼,會隨身攜帶小凳子或是把居民搬家丟棄的舊沙發、舊椅子擺放在小區入口。這些“缺胳膊少腿”的座椅,既影響小區環境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為改善老舊小區公共休閑設施匱乏的現狀,社區黨委組織召開居民代表協商議事會,制定戶外座椅安裝方案。很快,社區公司拿出專項資金,在一品灣、三槐灣、長慶冰箱廠、火車站22組、鹽業分公司宿舍等老舊小區院落、小區廣場等公共區域增設了47張休閑座椅,讓居民“坐享”幸福。
“現在下樓就有地方坐,鄰居們聚在一起拉家常,鄰裡關系更融洽了。”一品灣居民張翠蘭笑著說道。
這些看似細微的改造,徹底解決了居民出門休閑的問題,也改善了小區的“精神面貌”。長期困擾居民的還有化糞池管道堵塞、井蓋破損等問題。社區黨委又召開專題會討論商議解決辦法,由社區公司兜底解決資金問題,提交居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購買更換化糞池井蓋及排污溝蓋板22處,協調火車站郵電大樓樓棟的排污管道進行徹底改造,解決了污水外溢、異味擾民等“頑疾”。“管道通了,心裡也舒坦了。”居民鐘世德感慨地說。
截至目前,社區企業已累計支出80余萬元用於基層治理,解決大大小小民生事項30余件。近期,社區還將“砍伐危樹、修整樹枝”等安全隱患工作列入重點待辦事項。同時,將進一步深化“社企聯動”機制,整合多方資源,在環境整治、設施完善、服務優化方面持續發力,讓老舊小區不僅“改得好”,更能“管得好”,切實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群眾滿意是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區負責人表示,社區將持續關注民生訴求,主動摸排居民生活中的難點、堵點問題,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態度,推動更多惠民實事落地。(代夢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