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青川共譜“葉”脈傳奇 白茶產業激活共富動能

廣元青川,茶韻流香。在浙川東西部協作的生動實踐中,“白葉一號”扶貧茶項目迎來新圖景——7000余畝白茶在四川廣元青川大地抽芽展葉,茶壟間新芽萌動,勾勒出“一片葉子富兩地”的共富畫卷。
從“輸血”到“造血”:產業升級中的協作密碼
作為對口協作“兄弟”,杭州與青川的緣分始於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重建。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杭州持續為青川注入發展動能:
數字賦能:西湖區投入390萬元建設“青川茶智”數字駕駛艙,覆蓋2467畝核心茶園,實現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智慧化管理﹔
品牌疊加:兩地聯手打造“白葉一號·攜茶”區域公用品牌,與本土“七佛貢茶”形成“一白一綠”雙品牌矩陣,春茶均價提升近20%﹔
規模增效:全縣茶園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上,年產量1.2萬噸、產值40億元,帶動7900戶茶農戶均年增收5000元。
據測算,2028年“白葉一號”全面進入豐產期后,青川白茶年鮮葉產量可達70萬斤、產值2.8億元,預計帶動戶均年增收突破9000元。
共富路上的“葉”脈延伸:從單向幫扶到雙向奔赴
“沒有茶葉就沒有園區的建設,更沒有咱老百姓們的幸福生活,‘白葉一號’落戶青川縣以來,從扎根發芽到茁壯生長,與青川縣的發展相輔相成。”青川縣茶產業發展事務中心副主任李明錦坦言,“白葉一號”讓青川縣實現了山綠、民富、茶飄香。
如今,“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正在升級為“一片葉子再富一方百姓”的協作新范式。杭州通過技術培訓、市場對接、產業鏈延伸,推動青川茶產業從“種得好”向“賣得俏”跨越。西湖駐青川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地正探索“茶旅融合”“茶制品深加工”等新業態,讓白茶產業成為浙川協作共同富裕的標志性成果。
從西子湖畔的茶園到青川的雲霧茶山,這抹“協作綠”既是“先富幫后富”的生動實踐,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注腳。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推進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浙川兩地正以茶為媒,續寫更多“葉子變票子、茶園變公園”的美好篇章。(李東東、劉仁、呂梅、趙敬梅)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