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輪丈量廣闊土地——
比利時六旬騎行者開啟“騎向上海”之旅

![]() |
圖為克勞德·布魯爾(右一)與前來送行的朋友握手。 |
4月19日上午,比利時布魯塞爾五十年宮汽車博物館前,一場溫馨而隆重的歡送儀式在這裡舉行:比利時騎行愛好者克勞德·布魯爾即將踏上“騎向上海”綠色遠程騎行之旅。
年逾六旬的布魯爾身著騎行套裝,精神矍鑠。談起即將啟程、橫跨歐亞大陸1.2萬公裡的騎行之旅,他興奮而滿懷期待:“我期待能看到美好的事物、遇到美好的人。”
去年11月,布魯爾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探望在中國成家的大兒子,並赴廣東參加了一場自行車騎行活動。這趟旅行顛覆了他對中國的既有印象,也激發了他對中國的濃厚興趣。布魯爾說:“之前,我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當我看到高鐵、電子支付和現代化都市時,感到非常震撼。”
正是這段經歷,讓布魯爾萌生了騎行前往中國的念頭。他想用車輪去丈量廣闊的中國土地,感受更多風土人情。
布魯爾的“座駕”是一輛閃耀著銀灰色光芒、裝載著太陽能板的三輪車,太陽能板產生的電能通過前后兩個電機實現助力驅動。“兩個電機都是中國制造的,”布魯爾說。三輪車后方還挂著一輛拖車,載著帳篷和生活用品。“這是百分百的綠色騎行。”
這並非布魯爾的首次長途騎行。2018年,他首次組裝太陽能助力自行車,從布魯塞爾出發,騎行5000公裡。當時他正接受癌症治療,騎行不僅是對體能的挑戰,更是意志的磨煉。通過這項運動,布魯爾找到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身體也逐漸恢復。布魯爾希望通過“騎向上海”之旅鼓勵更多人與病魔抗爭。
歡送人群手裡的中比兩國國旗在微風中搖曳。“這不是一場競速賽,而將是跨越國界的心靈對話。”布魯爾面對圍聚的媒體記者,真誠說道。
布魯爾計劃以每日百公裡的節奏,穿越德國平原、飽覽波羅的海風光、領略俄羅斯風情,最終沿著古絲綢之路入境中國,抵達上海,預計整個行程歷時4個多月。
(據新華社電 記者潘革平、陳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