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出租屋起步,近8年時間,魚泡科技旗下招聘平台從成都走向全國
“卷”進藍領招聘賽道 這家川企要做藍領求職“好工友”

工作中的魚泡科技研發工程師團隊。 受訪者供圖
川企大調研44 民企有π
●近8年時間,魚泡科技團隊成員從兼職人員發展到超千名全職員工
●魚泡直聘目前是招聘求職類App第四,藍領招聘領域第一
屏幕上,熱門求職工種、招聘工種、求職工種薪資等數據一覽無余。乍一看與其他互聯網招聘平台無異,細看屏幕上的關鍵詞卻有不同:電焊工、鋼筋工、膩子工、后廚……很明顯,這是一家專注藍領就業的招聘平台。
近日,記者來到成都魚泡科技有限公司,互聯網公司的氣息扑面而來——研發工程師對著電腦敲代碼,“魚泡直聘就業大數據平台”數據不斷跳躍更新,牆上“服務藍領的高效工作平台”標語很顯眼。為何要專注藍領就業?這家公司又走過怎樣的歷程?
民企有π
空白與藍海 藍領群體規模大求職效率低,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
“魚泡是魚調節浮力的‘小氣球’,起到平衡作用,幫助魚兒在海裡暢游。我們希望平台也像魚泡一樣,做藍領求職者的‘好工友’,幫助他們暢游職場”
數字化時代,線上求職成為重要渠道之一,各類招聘軟件應運而生,高效便捷地為招聘者和求職者“搭線”。2017年,魚泡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周峰注意到,互聯網招聘平台中,針對藍領賽道的垂類產品還是空白,在線招聘沒有覆蓋到農民工群體。與此同時,這一群體的信息化水平在持續提高。
“我老家內江市資中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家人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所以我很清楚工地招工有多傳統。”周峰說,藍領找工作主要是通過身邊熟人、包工頭介紹,或者就在天橋下、馬路邊等活兒,找工作信息不對稱、效率低且匹配難。
我國藍領群體規模龐大。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中國藍領就業調研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藍領群體規模達4.25億人。“前期調研時,我們發現藍領年均換工作8到9次,白領招聘線上覆蓋率為55%,藍領招聘線上覆蓋率卻不足20%,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周峰說。
聚焦藍領求職痛點和行業短板,周峰決定開發專門服務藍領就業的招聘平台,並為其取名為“魚泡”。“魚泡是魚調節浮力的‘小氣球’,起到平衡作用,幫助魚兒在海裡暢游。我們希望平台也像魚泡一樣,做藍領求職者的‘好工友’,幫助他們暢游職場。”周峰介紹。
於是,在成都市雙流區的一間出租屋裡,魚泡科技正式成立。“最初的客戶是我們一個個跑出來的,先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發布招聘信息,‘撮合’供需兩方,然后發展社群,由最初一批使用者‘老帶新’,再逐漸搭建APP,成為一個成熟的招聘平台。”周峰說。
“平台的優化提升離不開用戶幫助。”周峰以職業分類舉例,藍領工種分得很細,有些他們都不太懂,如焊工分二保焊、氬弧焊等,部分還會有方言別稱。“我們基於用戶的建議和反饋,如哪些類型分錯了,或者哪些搜索詞是挂鉤的,完善用戶服務,進一步吸引自然流量涌入平台和更多企業入駐招工。”
成長與壯大 從小出租屋起步,做到行業第一梯隊
“目前是招聘求職類App第四,藍領招聘領域第一……近年來,我們的研發強度穩定在18%,每年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
從小出租屋起步,近8年時間,魚泡科技團隊成員從兼職人員發展到超千名全職員工,旗下招聘平台從成都走向全國。
回首公司發展歷程,周峰提到兩個關鍵年份:2019年和2023年。
2019年,魚泡科技決定開發魚泡直聘App。“當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拉新’裂變,已有900多萬初始用戶矩陣,我們覺得,是時候開發自己的客戶端了。”周峰說,兩年后,魚泡科技獲得2億元融資,公司得以進一步“招兵買馬”,發展壯大。
不過,在2023年,高速成長的企業腳步卻慢了下來。“以前每年營業收入都是翻倍增長,但到這一年隻有一位數的增長。”周峰說,平台之前主要做工程行業招聘。根據行業形勢,他們將工程業務弱化到總業務的兩成左右,並增加制造業和服務業招聘,做全品類的招聘平台。
經過多年發展,魚泡直聘做到行業第一梯隊。“目前是招聘求職類App第四,藍領招聘領域第一。”周峰說,截至目前,魚泡直聘提供崗位涵蓋工程、制造、物流運輸及生活服務等行業,日活躍用戶400萬。
“近年來,我們的研發強度穩定在18%,每年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周峰說,平台算法一直在升級,平台頁面設計保持簡單,沒有增加游戲或社交等功能。“我們希望把簡單留給用戶、把復雜留給算法,用技術深挖一尺,讓效率跨越一程。”
AI與未來 卷“撮合效率”,利用AI算法提高崗位人才匹配精准度
“利用AI算法,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推薦等手段,在匹配效率、崗位推薦等環節可發揮關鍵作用,為求職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這幾年,多家互聯網招聘平台也注意到龐大的藍領市場,“卷”進藍領招聘賽道,通過將招工“搬”進直播間、設置崗位主題模塊等形式,重構藍領招聘市場,為藍領勞動者就業、企業招聘打開一扇新窗。
“以前靠老鄉帶、包工頭喊,現在打開手機,借助各類招聘平台,手機上能看工作環境,可能一個電話就能找到工作,求職變得便捷了。”建筑工人馮海峰說,他現在手上的電工活,就是通過手機上招聘平台找到的。
不論招聘形式如何,招聘作為一項“人找人”的復雜生意,卷“撮合效率”,是招聘平台不變的重點。
當下,周峰和團隊正忙著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高崗位和人才的匹配精准度。放眼整個招聘行業,AI潮正對行業產生深刻影響。根據職場平台領英發布的報告,“AI應用的加速滲透”“招聘質量的重要性”,成為2024年全球招聘領域關注的兩大焦點。
“利用AI算法,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推薦等手段,在匹配效率、崗位推薦等環節可發揮關鍵作用,為求職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周峰說,如AI技術可以對用戶進行精准畫像,了解他們的技能水平、工作經驗等信息,然后准確理解求職者或招聘方的真實意圖,為用戶匹配適合的崗位信息和企業資源。
具體而言,對藍領求職者,AI輔助的職位搜索功能,不用輸入特定關鍵詞,用自然語言提問即可獲得精准推薦。對招聘方來說,借助AI帶來的相關功能,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招聘流程,節省時間和精力。未來,還可能實現模擬面試等功能。
“通過對人崗匹配結果的長期觀察和行業發展研究,還能深入分析工種間工人的遷移變化,進一步提高人崗匹配效率和精准度。”周峰說,AI技術在提升招聘效率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
有π論
做對選擇保持學習 在紅海中找到藍海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做對選擇”“保持學習”,採訪過程中,魚泡科技董事長周峰不斷重復這兩個關鍵詞,這是他創業路上的兩個“錦囊妙計”。
從大學開始,周峰就在創業道路上打拼。回看魚泡科技成長史,正是這兩個“錦囊妙計”的注腳。在各大線上招聘平台扎堆白領、金領賽道“貼身肉搏”時,周峰選擇下沉市場,看到家鄉農民工“天橋蹲活”的痛點,看到招聘體量龐大、需求旺盛的藍領工人群體。
“精選賽道,在紅海中找到藍海機會。”在周峰看來,創業路上,既要“見趨勢之快”,更需“挖需求之深”。通過在需求窪地“率先插旗”、差異化路徑開辟新戰場,深耕藍領求職垂直領域。幾年時間,魚泡直聘做到行業頭部,成為藍領勞動者的“職業伙伴”。
進入市場,搶佔先機,並不意味著建起了競爭“護城河”。互聯網招聘平台興起以來,一直以各種方式服務大眾,行業隨時在變化與洗牌。瞄准龐大的藍領招聘市場,“老將”布局、“新人”進入。“肯定有危機感。”周峰坦言,招聘平台“高手”林立,要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保持學習很重要。不斷學習最新的技術,才能不掉隊、不落伍,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現在招聘行業正向數字化、智能化“進化”,AI、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會越來越廣,基於AI技術打造智能匹配機制,進一步提高在線招聘效率已成趨勢。
在企業管理上,周峰也在不斷學習。他的桌邊,放著厚厚一摞組織管理類書籍。“合理的組織架構,恰當的激勵方式,能夠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開發更好的產品給用戶。”周峰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吳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