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在成都召開

“核動力”拉滿 共話合作機遇

2025年04月22日08:0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核動力”拉滿 共話合作機遇

  4月21日,由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辦的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在成都召開。論壇上,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和沙特核與輻射監管委員會簽署《核能發展安全與安保合作諒解備忘錄》。

  本次論壇設置開幕式、國別報告、專題論壇等環節,吸引來自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阿曼等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及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代表參會,圍繞共建“核美家園”主題,就各國核能與核技術產業、科技發展現實需求和未來展望,共話合作機遇。

  論壇上,一組數據引發關注——目前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直接經濟產值約2400億元,涉及產業規模約5400億元,增長速率連續多年保持在15%至20%。“這為我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進一步開展核技術應用國際合作打下了基礎。”與會者認為。

  小型模塊堆也被與會者屢屢提及,其中以“玲龍一號”為代表。它是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由位於成都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是繼“華龍一號”后又一自主創新重大成果。“玲龍一號”憑借更小巧、更靈活、更安全、用途更廣泛、成本更低等特點,可為海島、偏遠地區等供電,備受海灣阿拉伯國家關注。沙特核與輻射監管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當下中國正在引領亞洲乃至世界核電擴容,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中國企業前往沙特投資核能項目,進一步推動當地能源轉型。

  核醫療也受與會者關注。目前,我國有關企業、高校與科威特、阿曼、巴林等國在核醫療診療、核基礎科研方面建立了良好合作。談及核醫療的原料——醫用同位素,來自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的李沁芝介紹,去年底,研究院旗下的四川海同同位素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証,獲得甲級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的操作資質,“未來有望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基礎上,尋求醫用同位素的更多國際合作。”(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寧)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