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北京隆福寺“大娃怪市”人潮涌動 沒有父母代勞把關 完全由年輕人自主參與

邊逛市集邊相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相親角

2025年04月16日10:15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邊逛市集邊相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相親角

“大娃怪市”相親角的花式簡歷吸引眾人圍觀

年輕人在相親角填寫簡歷

  近百張手寫的粉色紙條在風中搖曳,紙上的筆跡透露出都市青年的“社交密碼”——MBTI、星座等成了新的身份標簽,甚至有人借二次元角色含蓄表達理想中另一半的模樣……近日,北京隆福寺的“大娃怪市”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其中,特別設置的相親角尤為吸睛。

  與傳統相親角不同,這裡沒有父母代勞把關,完全由年輕人自主參與。有人表示擔憂:這種形式是否太娛樂化了﹔沒有正式平台,信息能否保真。無論怎樣,這場新世代的個性化社交嘗試,是對傳統相親模式的一種創新探索。

  創意市集相親角

  粉色紙條上的“征婚簡歷”

  3月中下旬,在北京隆福寺舉行的第31回“大娃怪市”人流如織。“大娃怪市”是創立於2020年的復古潮流創意市集,主營黑膠、手作、古著等個性商品,憑借獨特的文化氛圍和年輕化的社交場景,成為熱門打卡地。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眾多工藝品與潮流手作攤位中,一處貼滿粉色紙條的展示架格外醒目——這是市集為30歲以下年輕人特設的相親角,紙條上是參與者親手填寫的“征婚簡歷”。

  下午兩點剛過,相親角前便聚攏了人群。高峰時段,20多名游客將這裡圍得嚴嚴實實,小小的角落一躍成為市集裡火爆的互動區域之一。

  市集相親角的參與規則很簡單,人們隻需要在服務台領取紙條、簽字筆和小夾子,寫下自我介紹和擇偶需求,然后將簡歷挂到展示架上即可。當然,也可以隻瀏覽展示架上的簡歷,看見感興趣的直接聯系。

  在眾多簡歷中,一張寫著“05后”的粉色紙條格外引人注目。這張簡歷的主人小米剛滿20歲,上面寫著“170cm,愛貓人士,喜歡長發男、文藝男”。

  小米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己在學校認識的人不多,加上專業裡女生佔多數,為了拓展社交圈,她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大娃怪市”相親角。小米說,她還在相親角發現了一份令自己心動的簡歷:“他畫了我最喜歡的二次元角色,我准備加他好友聊聊。”

  就在小米身旁不遠處,兩位結伴而來的男生開啟了另一種“新玩法”。他們互相為對方畫了畫像,並在簡歷上寫下了自己眼中對方的優點:“我的朋友很勤勞”“我的朋友很帥”。兩份創意簡歷也吸引了不少圍觀者。

  往人群外圍看去,一位獨自前來的男生在展示架前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后,對著某張粉色簡歷,將手機相機調成放大模式,點擊拍攝。

  在人群中穿梭時,還聽到一對年輕情侶小聲討論著:“這39元(市集票價),花在這兒值。”

  28歲內向“理工男”

  “希望這次能有人加我”

  在展示架右側,Lee正伏在服務台前認真地書寫簡歷。這位身穿卡其色外套的男生時而低頭思索,時而抬頭看看其他人的簡歷。他先是在紙上畫了一幅戴眼鏡的自畫像,又在旁邊工整地寫下了個人信息:“北京,男,178cm,摩羯座,ISFJ。”

  在自畫像的旁邊,Lee依次用黑筆和紅筆將自己的微信號寫了兩遍。接著,他在展示架的右下側找到了一處空隙,將自己的簡歷挂了起來。

  隨后,Lee開始湊近翻看其他人的簡歷,他在每張簡歷前停留的時間都不短,遇到挂得比較低的簡歷,還會刻意彎下腰看。

  起初,Lee一直在展示架的右側徘徊,后來,他繞過服務台,徑直走向左側,看了一會兒后,又將自己之前挂好的簡歷重新移到了展示架左側的“黃金視角區”。

  Lee今年28歲,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作為一名典型的I人(內向型人格)“理工男”,Lee在講話時表情和肢體有些拘謹和木訥。他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所在的單位異性較少,加之他不擅長主動與異性交往,連朋友們都看出他不太適合線下交友。所以大部分時間,他隻能在線上平台尋覓對象,但至今也沒遇到心儀的人。

  事實上,Lee的妹妹之前做過“大娃怪市”的志願者,當時幫Lee寫過一次簡歷。但那次,Lee並沒有收獲任何異性的聯系。

  Lee說,自己還曾去過地壇的相親角,但那邊大多是父母們坐鎮。相較之下,他更喜歡輕鬆活潑的相親角氛圍,“這裡比較新奇,希望這次能有人加我。”

  忽略收入房產信息

  年輕人相親愛看MBTI

  實際上,很多游客在逛“大娃怪市”之前,並不知道市集裡還有相親角這樣一個區域。一些偶然發現此地的游客表示,和傳統相親活動相比,這種形式顯得更輕鬆也更有趣。

  與公園等傳統相親角不同,“大娃怪市”相親角主打跳脫和個性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這裡展示的相親信息完全顛覆傳統模式——沒有一份簡歷貼了個人照片,也少有人寫明房產、收入等“硬性指標”,更多的是突顯個性的自我表達。

  北青報記者仔細查看了展示架上的幾十份簡歷,發現上面寫明的信息十分“同頻”,幾乎都有自我描述、星座、MBTI人格類型以及二次元偏好等年輕人熱衷的社交標簽。簡歷中常見的網絡熱詞包括,“人美心善”“純情男大”“低脂薄肌”……這些關鍵詞能讓人“瞬間get”簡歷主人的個人特質,其中部分帶有強烈青年文化印記的詞匯,甚至承擔了類似“圈層暗號”的功能。

  在這些關鍵詞中,MBTI人格類型尤其突出。就如市集相親角的參與者Devils在簡歷中寫道:“INFP小蝴蝶,活潑可愛。”

  28歲的職業編輯Cherry也是來參加這次相親角活動的。在她看來,MBTI更像是一個認識世界的小維度。通過這些字母,大家能迅速在腦海中勾畫出其他人的大致畫像,從而更容易識別出“靈魂相似”的人。“有些MBTI很受歡迎,也有一些比較‘招黑’,寫在簡歷中一眼就能辨別,我以前比較喜歡N人(直覺型),現在會喜歡S人(感覺型)多一點。” Cherry說。

  有趣的是,也有不少人並非為“征婚”而來,而是為了將自己的特別需求寫在簡歷上。比如,有人在尋找旅行搭子:“7月去埃及,找同行者。”也有人將求職條件挂了上來:“精通ID、PS、PR等辦公軟件,目標月薪2萬+。期待‘有意的boss電聯’。”

  Cherry去年也來過“大娃怪市”相親角。那時她的目標明確,希望能找到合適的對象,也加了幾個人的微信,但都是聊了幾句后就沒有后續了。

  今年,因為一些個人原因,她的“目標性”反而沒那麼強了,而是單純地想找一個寫作搭子,“今年4月份我要參加一個寫作比賽,我想找個人來當我的讀者。當然,如果恰巧合拍,能有后續發展更好。” Cherry笑著說道。

  Cherry表示,相親的根本前提是“聊得來”,而能聊得來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興趣相投。“今天我看到許多人穿著奇特,有的打扮得像女巫,這種文化我也很喜歡,所以這個相親角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我願意在這裡結識一些‘怪人’朋友。”

  主理人談設計初衷

  為年輕人提供有效社交平台

  北青報記者發現,在“大娃怪市”相親角現場,服務台始終有志願者在維持秩序,並且為大家解答疑問。

  據志願者七七介紹,“大娃怪市”周五開市時,相親角的展示架還比較空蕩。經過一個周末,粉色簡歷幾乎填滿了整個架子。

  市集相親角對參與者的簡歷內容並沒有嚴苛的要求。不過,不少參與者撰寫簡歷時過於注重個性化內容,反而忽略了性別等基礎信息的標注,這時七七就需要提醒他們。

  “許多人看到符合自身要求的簡歷后,就會馬上搜索對方的微信。”七七說,還有一些人會向她詢問簡歷上的信息,例如是否與本人匹配,或者簡歷主人的顏值高低等,因為他們覺得志願者對寫簡歷的人總會或多或少有些印象。“但說實話,人挺多的,真記不住幾個。”七七說。

  “大娃怪市”的主理人甲魚談起設計市集相親角的初衷時表示,現代年輕人普遍忙於工作,社交圈較窄,如果能提供一個年輕人普遍喜歡的平台,或許他們會更願意去結識新朋友,甚至是戀人。據甲魚觀察,年輕人並非抗拒社交,而是缺乏有效的社交機會。

  2022年12月底,“大娃怪市”在杭州首次嘗試舉辦相親角活動。甲魚希望通過市集平台,為年輕人多提供一個社交的渠道。這種別具一格的相親角從誕生之初就展現出獨特氣質——正如甲魚所說,單從市集相親簡歷的風格就能看出參與者的與眾不同,“畢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相親角。”

  據了解,“大娃怪市”相親角目前已成功舉辦17期。數據顯示,每場活動都能收到超過1000份紙質相親簡歷。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會把這些簡歷集中存放在甲魚店鋪的倉庫裡。有人建議過甲魚建立一個相親群,但她還未確定后續的管理和運營模式。

  ·追訪·

  這場“社交實驗”有人牽手成功嗎?

  從相親角的形式到參與者的構成,再到相親簡歷的流變,這場以市集為載體的“社交實驗”,可以看作是對傳統相親模式的一次創新嘗試。然而,在一些層面上,也有人對這種新型相親模式提出質疑。

  相親角志願者六一是名單身人士。她也曾在相親角寫下簡歷,內容很簡單:一張自畫像加聯系方式。出乎意料的是,加她的人中女生更多一些。“她們覺得我的自畫像比較酷,都想要跟我交朋友。”六一說。

  不過,前幾次在“大娃怪市”相親角做志願者,六一確實見過當場“配對成功”的例子。她回憶道,當時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是分別前來的,先后在現場寫好簡歷后,兩人一起走到一旁交談了起來。

  “年齡有點小,2003年的……行嗎?”“1997年,雙子的……這個行,拍一張,加個微信。”在現場,北青報記者還發現一對情侶積極地對著相親展示架挑挑揀揀,而站在他們身旁的女生,正是被他們“拖來”相親的朋友大美。

  大美似乎沒有她的朋友們那麼積極。北青報記者了解后得知,原來大美是看著五花八門、個性十足的相親簡歷有點發怵,“有些簡歷連個人基本信息都沒寫全,寫了的信息也沒法確定真偽。”

  採訪結束后,北青報記者出於調查相親成功率的目的,特意挑選了展示架上兩份位置醒目、信息完整的簡歷,嘗試聯系資料主人。其中一名男生表示,截至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異性的好友申請。另一名女生透露,她的簡歷是朋友前一天幫忙挂上的,但截至採訪時還沒收到加好友申請。這名女生還表示,雖然她認可市集相親很符合年輕人的行事風格,容易被年輕人接受,但她並不執著於一定要靠市集相親來脫單。“這裡的自我介紹主要是圍繞興趣愛好展開的。即使不能脫單,也能交個朋友吧。”她說。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本版文並攝/記者 王婧懿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