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1萬人用腳步投票!成都溫江半馬如何用“體貼式服務”刷爆朋友圈?

2025年04月13日16:1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4月13日電 (王凡)4月13日,時隔五年,“溫馬”再臨。1萬名跑者集聚“幸福溫江·美好之城”,參加2025五菱·寶駿溫江半程馬拉鬆暨“跑遍四川”溫江站,用腳步一點點丈量大美田園,把美景一處處印在心裡……“跑完一場馬,愛上一座城”。這是屬於溫江,也是屬於所有跑者的春天嘉年華。賽道內外,東道主的溫暖體貼“刷爆”了跑者的朋友圈,並登上了熱搜榜。

城市側:把在乎植入每一項服務

第五次參加溫馬的“鐵粉”盧富有沖線后,疲憊卻興奮。當問及今年的溫馬有何不一樣時,他說:“我覺得最大的變化一個是賽道更懂跑者,另外就是體貼關愛一路到底。”

今年“溫馬”以金溫江博覽園為起點,賽道雪山相擁、河水潺潺,花木蔥蘢、四季飄香,湖泊、林盤、花園、庭院、美空間、運動場等“鑲嵌”其中,自帶濾鏡。二十多個機位的4K高清直播鏡頭掠過,活脫脫就是一部“直播版”的城市宣傳片。

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參賽者,溫江全城總動員,早早就開始了“迎客”准備。開賽前,選手領到的參賽包裡除了號碼布、參賽服、計時芯片等“標配物資”,還有麻辣鹵料、冰紅茶、娃哈哈AD鈣、佑貝本草蒸面包等“溫江造”產品,以及好人家火鍋底料、蛋味酥餅干、虎皮鳳爪、燒椒醬、堅果等補給品,甚至還有一包紙巾,主打一個“極致寵愛”。就問體貼不體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定制版”明信片。明信片正面是溫江的城市地標跟文旅場景,如國色天鄉、鳧島、魯家灘等,背面是溫江中小學生手寫的問候跟祝福。“江安河的晨霧會為你們讓出賽道,金馬綠道的梧桐已列陣成喝彩的長廊”“當你跑過江安河,記得和倒影裡的那個超酷的自己擊掌呀”……稚嫩的“螞蟻體”表達了溫江對跑者的熱忱歡迎。據悉,明信片的主題叫“我把溫江寄給你”,每名參賽者都會得到獨一無二的一張。

2025五菱·寶駿溫江半程馬拉鬆暨“跑遍四川”溫江站比賽現場。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5五菱·寶駿溫江半程馬拉鬆暨“跑遍四川”溫江站比賽現場。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的溫馬賽道穿越萬春、和盛、天府三個鎮(街道)。線路一經發布,沿線各鎮(街道)便行動起來,盡“地主之誼”打造“最美半馬路”。和盛鎮栽種了660株木繡球、2500余株彩色繡球花,形成近千米的繡球花海景觀,宛如一條彩色的“綢帶”飄落在綠道之上。天府街道通過景觀節點打造、路緣石彩繪、文化上牆等形式提升街容市貌,用月季、杜鵑花等花卉等殘損綠化帶進行補植,為賽道增花添彩。

賽前新聞發布會上,組委會負責人表態:“我們將全力打造‘最懂跑者’的馬拉鬆”。於是,這四個字兌現在了行動中。為了方便選手到達,接駁公交覆蓋了光華大道和大學城沿線附近酒店﹔賽后接駁公交開行到賽事起點,接駁附近的萬盛地鐵站。整個賽事投入110輛公交保障車,為參賽者及賽事工作人員提供“零距離”出行服務。就連車身也做“應景”涂裝和貼圖,讓參賽選手感受到濃濃的比賽氛圍。

賽事側:把關心融入每一處細節

馬拉鬆是一項高強度的體育賽事,為全力保障選手安全,“溫馬”組委會組建了60余名急救專家組成的醫療救治組,沿途設置17個醫療點,配備20輛救護車,設置30組騎行AED隨時待命,同時組織82名醫師跑者,隨身配備基礎急救藥品,以快慢不等的配速分布在賽道上,負責突發情況救治。另外還配備了182名賽道觀察員,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急救救護。

4月13日當天,選手跑過生機勃發的大美田園景觀、藝術氣息濃郁的川派盆景博物館,途經最美梧桐大道溫玉路和碧波蕩漾、白鷺翩躚的魯家灘濕地公園……丈量出了“大美田園”的詩意浪漫。沿途的商家、住戶、居民化作“啦啦隊”。他們手持“觀賽有禮,溫江有你”加油扇,成為一道獨特風景。據悉,這把扇子來自組委會賽前給大家的“顯眼包”。除了扇子還有環保收納袋、溫江美食地圖、旭輝商家優惠券以及給市民的一封信等,既對辦賽影響商家、住戶日常經營和出行表達“歉意”,又營造出濃厚的比賽氛圍。

本次馬拉鬆每5公裡設立1個綜合補給站,補給品包含香蕉、橘子、飲用水等,甚至還有小火鍋和缽缽雞,讓跑者的每一步都能量滿滿。比賽期間,1400余名志願者就像散落的“星星”,用微笑和服務點亮整個賽事。有跑友感慨:“補給站的志願者比親媽還操心,生怕我餓著肚子跑!”

2025五菱·寶駿溫江半程馬拉鬆暨“跑遍四川”溫江站比賽現場。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5五菱·寶駿溫江半程馬拉鬆暨“跑遍四川”溫江站比賽現場。溫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沿線還設置了5個“加油站”,熱情的啦啦隊吶喊助威,為選手們帶來了滿滿的動力。同時,全賽道設置噴淋降溫裝置,保障選手沿途調節體溫,以舒適的狀態一路向前。終點處“運動康復體驗區”為選手提供中醫推拿、運動康復等專業服務,幫助跑者快速恢復“元氣”。

馬拉鬆,是跑者與城市的情感聯結,也是城市與跑者的對話。這場對話中,溫江展示了城市的開放、包容與活力,跑者們則用他們的腳步,為溫江增添了更多色彩。賽道內外一個個細節,既體現東道主對於參賽選手的關心和重視,也是溫江敞開懷抱迎接四海賓朋的生動注腳。這場馬拉鬆的裡程是21.0975公裡,但溫江的“體貼半徑”早已覆蓋全城——它藏在歪歪扭扭的明信片裡,飄在市民啦啦隊的加油扇上,最終鑽進一萬名跑者晒紅的臉頰和發燙的朋友圈。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