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2025年《健康大講堂》首講走進資陽“中國牙谷”

2025年04月04日09:1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4月4日電 (記者王波)為宣傳貫徹“健康中國”“制造強國”戰略部署,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建圈強鏈,4月2日,由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台、資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資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資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承辦,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資陽市中心醫院、資陽口腔職業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協辦的2025年《健康大講堂》第一講在資陽市舉行。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張峰,四川新傳媒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台總編輯方埜,資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道坤,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副院長楊征等出席活動。

本期節目以“健康中國,從‘齒’開始”為主題,走進全球口腔產業“第四極”——資陽“中國牙谷”,分設《創新發展 智造未來》《英才強基 共筑健康》《園區聚力 賦能企業》《雙輪驅動 普惠民生》四個篇章,通過與AI虛擬角色“小齒”互動對話,跟隨健康特派員視角實地探訪,尋找“牙谷”蘊含的科技能量、人才能量和產業能量。節目邀請科研技術人員、口腔醫療企業家、口腔醫學專家和健康產業管理者,以“AI探訪+現場訪談+文藝節目”的多元藝術形式,講述一顆小小牙齒背后蘊藏著的產業潛能和創新創業故事,生動解讀科技創新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改革實踐。

智造革新口腔業 檢測升級賦新能

第一輪訪談以“創新發展 智造未來”為主題,以健康特派員深入中國牙谷科技創新中心實地探訪實驗室切入,展現3D打印技術的科技能量。

四川省口腔裝備材料檢驗檢測中心主任賴夢勤、檢測部副部長王際,現場分享了牙谷口腔醫療技術的研發突破與成果轉化,講述中國牙谷科技創新中心在新器械、新材料以及數字化應用方面的不斷努力,通過數字化口腔診療技術、3D打印技術等新技術的運用,為口腔醫療帶來的變革。同時,通過國家級CMA資質認定,中國牙谷已實現了檢測服務的“家門口化”,從“被動檢測”向“主動賦能”升級。

產教融合育匠才 技能人才護健康

第二輪訪談以“英才強基 共筑健康”為主題,健康特派員帶領觀眾前往資陽口腔職業學院,共同體驗口腔內科實訓課程,展現人才能量。資陽口腔職業學院院長萬呼春現場分享資陽口腔職業學院的“教育工廠”模式,通過建立“產教共同體”,強化職業技能培養,精准對接企業,構建“教育—產業—社會”三位一體的生態閉環,培養基層實用技能型人才,真正實現“全民健康”。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修復1科教授高寧表示,資陽口腔職業學院既是華西口腔文脈的傳承,也是國家分層醫療工作政策的落實,為基層口腔醫療行業擴充了人才隊伍,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讓患者就近享受便捷、優質醫療服務。

中外企業聚牙谷 口腔集群資陽造

第三輪訪談以“園區聚力 賦能企業”為主題,以健康特派員深入中國牙谷展覽館尋找產業能量引入,帶領現場觀眾尋找三個“資陽造”產品,展現“中國牙谷”建設凝結多方智慧,從荒地到沃土,從一顆牙出發的特色口腔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

韓國籍留華醫學博士、牙谷8020口腔連鎖醫院創始人李璟貌,上海博恩登特集團聯合創始人、四川鴻政博恩口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雅成,分享了作為首批進駐中國牙谷企業創業安家的奮斗故事,以及依托四川省政府和資陽市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不斷提升產能和產品質量,持續改進流程、創新技術,生產出讓市場和社會認可的品牌產品,保障群眾享有高質量的口腔健康。

雙輪驅動惠民生 沖擊全球“第四極”

第四輪訪談以“雙輪驅動 普惠民生”為主題,通過政府的政策牽引,企業的創新突圍,科研的硬核支撐,匯集成中國牙谷的澎湃動能。

資陽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李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趙志河分享交流了口腔產業服務民生,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的深層邏輯。中國牙谷依托三大優勢,圍繞“產學研銷醫養”打造口腔全產業鏈生態,完善的企業服務體系和產業配套設施,堅持以展會活動擴大中國牙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技術創新為引擎,政策資本為支撐”構建“國外引進,國產替代,技術創新,反向輸出”的閉環,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處(室),部分國家委在川醫療機構、委直屬單位、市(州)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省衛生健康系統知聯會、留聯會,民營醫療機構、系統網絡大V、知名口腔專科醫院的專家代表,資陽市直各部門、各醫療衛生機構、高新區管委會及入駐企業代表和口腔職業學院的醫學生代表等共600余人參加現場活動。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