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家鄉再出英雄 外賣員劉應強跳水救人不幸犧牲

4月1日,天氣陰沉,陽光始終未穿透厚厚的雲層。距離劉應強在綿陽市見義勇為不幸犧牲已過去5天,他的老家德陽市中江縣黃鹿鎮群力村仍被悲傷氣氛籠罩。
沿著黃鹿水庫大壩下方的鄉間小道,繞了幾個彎,視野變得開闊,一條筆直的小路出現在眼前。路那端,背臨群力水庫大壩、面朝油菜花田的小平層,便是劉應強的家。
房屋裝修朴實無華,院外的油菜花花期將盡,仿若沉浸於逝者的告別。家中陸續有人上門吊唁,堂屋外的桌子上端放著劉應強的黑白遺像,充滿正義的神情是他留給世間的最后記憶。
時間回溯到3月27日凌晨,在綿陽干外賣工作的劉應強在送餐途中遇到一男子跳河,他毫不猶豫跳水救人。經過一番努力,男子被合力救起,劉應強卻因體力透支溺水,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4歲。
劉應強位於德陽市中江縣黃鹿鎮群力村的家。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技多不壓身”是他的家庭之責
“不怕苦不怕累,啥活都干。”劉應強母親李術方的言語中,全是對兒子的心疼。父親劉加鬆坐在一旁不語,只是低頭一味地嘆息,手中的煙蒂燃盡也不曾在意。老來失子讓兩位年過古稀的老人悲痛萬分,眼眶裡的淚水止不住地打轉。
“應強這娃娃很懂事。”見此情形,劉應強的姨媽李隆貴從堂屋走了出來,一邊安撫著老兩口,一邊講述起劉應強的經歷。
劉應強家條件不好,但一家人踏實肯干,日子倒也過得安穩。“應強當年在中江縣城讀職高,爸媽都在西藏打工,平時住校,一到周末就是我在照顧他。”李隆貴說,劉應強話不多,但眼裡有活,總是盡可能多地幫家裡干活。職高畢業后,他為了減輕家中負擔,便也跟隨父母的腳步前往西藏,學技術出身讓他不論在什麼領域都有很高的領悟力和執行力,在西藏的近20年間,干過水電工、打過鋼筋、扛過水泥、干過銷售、開過鏟車……從充滿朝氣的少年郎到滿是繭與傷的中年,為了贍養父母、照顧孩子、幫襯殘疾的大哥,劉應強始終將責任扛在肩,一步一個腳印,努力讓全家的生活變得更好。
2018年,劉應強想著父母的年紀大了又體弱多病,兒子正上小學,於是離開拼搏多年的西藏返回家鄉。平日裡,周邊哪個工地上需要用人,他就去工地上干活,其他時間就跑跑外賣。“他沒有閑下來過。”大哥劉輝在劉應強出事后便一直忙上忙下料理后事,盡管兄弟倆不常見面,但對自己這個老實本分的弟弟,劉輝說:“對這個家,他盡心盡力。”
劉應強一家如今居住的房子,是6年前修建的,距離老房不遠,但風光很好,交通也便利。“他平時省吃儉用,拿了十多萬回來修房子,就是想讓一家人住上新房。”李術方說完,抹了抹眼淚。
劉應強家外的油菜花田。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濃濃家鄉情”是他的大愛之心
這幾天,除了自家人,幫著劉應強家忙上忙下的還有村干部和一些鄰居,大家對他的突然離世感到遺憾與惋惜。“老實本分”“為人和善”“喜歡幫忙”……透過大家的評價,劉應強的形象再次變得立體。“我們收秧的時候,劉應強會主動來幫忙。”鄰居唐明萬回憶,大家有時候做完農活,會在劉應強家的院壩裡休息,他都會非常熱情地拿板凳、倒水。
“平時看到村裡的老人挑不動、背不起,他都會幫忙。”李術方說完,又止不住流淚,“給他說了很多次,幫人要量力而行,他從來不往心裡記。這次救人本來是好事,卻把命都搭了上去!”說完,周遭變得安靜,隻聽見斷斷續續的抽泣聲。大家不知如何安慰,隻能在一旁無聲陪伴著這一家人。劉加鬆又點燃一支煙,接過妻子的話茬,開口說起兒子,“不論在工地,還是送外賣,他經常幫助工友、同事,好幾次遇到危險,他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回家都是笑嘻嘻的。”
據劉加鬆回憶,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還在西藏打工的劉應強中途回來過一趟,但沒給家裡人說便又急匆匆地趕回西藏干活。后來,在家人的反復追問下才得知,他是特意回來看看家鄉的受災情況,並主動捐了款。“我們沒有怪過他,在外打工本就不易,能時刻記挂家鄉、奉獻愛心,作為父母很欣慰。”劉加鬆說,這麼多年,但凡劉應強得知哪裡遭了災或是身邊人有難,他都會力所能及地予以捐助。
劉加鬆帶著劉晨瑞在田間勞作。中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長大要當兵”是他的精神傳承
下午4點,天依舊陰沉沉的,刮起了風,田間的油菜花晃悠個不停。
“小瑞,快過來。”在李術方的呼喚下,劉應強的兒子劉晨瑞出現在了我們面前。這個14歲的男孩,目前在黃鹿鎮讀初中,瘦瘦的,像父親一樣話不多,過來后只是靜靜地坐著,見爺爺奶奶情緒悲慟,還會不時地用手輕拍爺爺奶奶肩膀給予安慰。
“爸爸很勇敢。”這是劉晨瑞對父親的評價,“爸爸經常教我要勤勞本分、樂於助人,我一直將他視作我的榜樣。”
當被問及今后的理想,劉晨瑞脫口而出“長大要當兵”。男孩眼中的堅定,令在場的人動容。或許,是父親的英雄事跡觸動了他,亦或是長久以來良好的家庭教育堅定了他敢拼搏、講奉獻的精神品質。一句“長大要當兵”不僅是他個人的選擇,更是對父親精神品質的傳承。
下午5點,陽光穿透厚厚的雲層給群力村蒙上了一層金色。
劉應強遺照。受訪者供圖
逝者已逝,唯有寬慰。劉應強犧牲后,綿陽市游仙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啟動了見義勇為申報程序,其家鄉中江縣黃鹿鎮黨委和鎮政府第一時間送去了慰問品和慰問金,劉應強所屬的外賣平台也送去慰問金並授予其“俠義藍騎士”稱號。
德陽中江是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故鄉,這片紅色熱土上孕育了一代代英雄兒女。劉應強縱身一跳、舍身救人,用實際行動踐行黃繼光英雄精神,他的壯舉必將成為英雄故鄉廣為傳頌的佳話。(劉海天、肖開豐、梁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