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應急觸角延伸到“最后一公裡” 四川做了什麼?

“化糞池井蓋怎麼沒有蓋好啊?萬一有小孩不小心掉化糞池裡了,可怎麼辦……”清晨,遂寧鳳陽村3組村民、安全管理網格員鄧正才騎著電動車開始了一天的安全巡查,發現一戶村民屋外化糞池預制梁蓋未規范覆蓋,存在安全隱患,便一邊同村民處理,一邊耐心勸導。
像這樣的基層安全管理網格員,是四川有效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的縮影。近年來,四川省不斷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加強鄉鎮應急機構建設,建強應急管理力量和應急救援隊伍,將應急管理觸角延伸到“最后一公裡”,有效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以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為例,近年來,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持續指導市縣兩級依規配齊配強應急救援力量,構建“綜合+專業+社會”基層應急救援力量體系。
目前,自貢、宜賓、達州等市對於優化基層應急救援力量體系都進行了有效探索。其中,“高峰街道藍天突擊隊”就由自貢藍天救援隊與高峰街道聯合組建,隊伍成員主要由藍天救援隊隊員、街道及村社區的應急人員組成,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充分利用自身專業特長,致力於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高峰街道藍天突擊隊’的成立,既強化了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也是新形勢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又一項重要舉措。”高峰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隊伍將主要從事應急救援、人道救助、宣傳教育、防災減災等志願活動,進一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
“高峰街道藍天突擊隊”目前已配備了一批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包括無人機、通訊中繼台、聲吶、水下監控等,極大提升了隊伍救援的效率。同時,隊伍還不斷加強隊員的專業培訓,通過邀請專家授課、組織實戰演練等方式,不斷提升隊員的應急救援技能和綜合素質。下一步,“高峰街道藍天突擊隊”將結合實際,進一步拓寬救援領域,不斷增強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實戰能力,提升基層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除了隊伍建設,基層作為應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第一線,也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前沿。近年來,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持續指導全省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不斷強化基層應急救援隊伍的專業能力和物資配備,打通應急救援“最后一公裡”。其中,瀘州、遂寧、廣元、涼山等地有了明顯成效。
先進的裝備物資是基層應急救援能力的一處體現。近年來,瀘州著眼“大應急、全災種”,大力實施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進一步強化全市應急救援隊伍裝備建設,圍繞森林火災扑救、抗洪搶險、水域救援、地震地質災害救援、綜合保障等應急救援領域,購置了救援舟艇組合、高壓細水霧滅火機、潛水打撈系統、防洪子堤、單兵圖傳、北斗終端、遙控救生圈、水陸兩用破拆工具組、高壓接力消防水泵等救援裝備5800余件(套)。救援裝備先后配發至全市專職應急救援隊伍、鄉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著力為基層應急救援增添“硬實力”。
“結合實際,縣級專職應急救援隊伍重點加強常規應急救援裝備配備,鄉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則重點配備易操作易維護、適用面廣、便攜性強等特點的基礎救援裝備,確保自然災害‘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瀘州市應急指揮中心主任許友貴介紹,瀘州將持續督促指導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強化裝備器材管理使用,盡快熟悉各項技術性能,熟練掌握操作方法,進一步提升裝備應用效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