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瀘縣新增9家“瀘三桂”特色勞務品牌培育基地 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金名片”

近日,瀘州瀘縣新增授牌9家“瀘三桂”特色勞務品牌培育基地,標志著該縣在培育農業全產業鏈勞務品牌上邁出關鍵一步。目前,“瀘三桂”勞務品牌已覆蓋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年帶動就業超1.5萬人次,成為瀘縣助力農民工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據悉,瀘縣有著“中國晚熟龍眼之鄉”美譽,龍眼種植面積達20萬畝,覆蓋全縣20個鎮(街道),年產量超7萬噸,產值近7億元。從種植端綠色病虫害防控技術普及率達90%,到加工端已建成3萬噸的冷鏈物流倉庫、年加工能力500噸的深加工基地,開發龍眼干、凍干果、果酒等高附加值產品,再到通過微店營銷、電商直播、商超直供等渠道,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瀘縣已形成完整的晚熟龍眼產業勞務服務鏈。
本次新增的9家培育基地,涵蓋種植管理、食品加工、電商運營等關鍵領域,將進一步完善“瀘三桂”特色勞務品牌培育體系。依托培育基地,瀘縣將陸續開展無人機植保、果干烘焙、短視頻營銷等實用技能培訓,年培訓超過3000人,優先吸納參加了培訓的本地零散勞動力到培育基地就業。
“我們將與瀘三桂勞務專業合作社、四川宴美佳果農產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開展‘訂單’種植、龍眼花採收、龍眼鮮果採摘,幫助農戶就業增收。”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省級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瀘縣科裕果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武萬瓊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打算,“作為培育基地代表,我們共同努力,推動瀘縣‘瀘三桂’特色勞務品牌農產品在包裝、物流、冷鏈等配套產業方面的發展。”
在授牌座談會上,來自瀘縣農業農村局、瀘縣人社局的多位行業專家圍繞“瀘三桂”品牌發展提出系統性策略。專家們圍繞“標准筑基、數字賦能、品牌運營”等方面的內容各抒己見,希望在“瀘三桂”特色勞務品牌培育工作中,制定《“瀘三桂”龍眼生產標准體系》,依托企業資源,搭建“瀘三桂”專屬宣傳平台,推進技能培訓、認証、就業精准匹配,助力“瀘三桂”特色勞務品牌農產品進駐省、市、縣三級供銷店鋪和商超,不斷提升“瀘三桂”品牌價值。
“從‘中國晚熟龍眼之鄉’到‘特色勞務品牌’培育,瀘縣正以‘瀘三桂’為抓手,探索‘技能培訓+品牌賦能+就業增收’全產業鏈增值新模式。下一步,瀘縣將以‘瀘三桂’為媒,通過政企協同、產教融合、數字創新,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金名片’,幫助更多的農民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洪林、劉金、黃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