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從“蝸牛哥”到“網紅支書” 他的“雲端”振興之路

2025年04月03日13:0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2024年12月11日,資陽市安岳縣通賢鎮帽石村黨群服務中心內一片歡騰。隨著村支書關祖蘋宣布“線上集市累計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現場瞬間被掌聲和歡呼聲淹沒,直播間彈幕也被“恭喜關支書”“太厲害了”等話語刷屏。這位戴著細框眼鏡的“85后”村支書,用10年時間完成了從“新農人”到“興農人”的華麗蛻變,為“三無”鄉村蹚出一條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關祖蘋。受訪者供圖

從質疑聲中蹚出新產業路

2013年,四川農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關祖蘋,帶著“回農村去創業”的初衷,主動放棄了深圳的穩定工作,帶著“蝸牛養殖”的夢想回到帽石村。

面對“大學生當農民”的質疑,他注冊了“帽石牛”商標,建立了西南最大食用蝸牛養殖基地,在成都春熙路開設全國首家蝸牛主題餐廳。正當產業風生水起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的創業遭遇重創,不僅負債十余萬元,更面臨村民的信任危機。

“遇到一個坎,就要想辦法過去!”關祖蘋沒有氣餒,轉型肉雞代養、青儲玉米種植,帶動89戶村民增收。

直播現場。受訪者供圖

2021年當選村支書后,他敏銳捕捉到短視頻風口,注冊“四川關支書”賬號,以“西裝+軍大衣”的反差形象和年輕人獨有的幽默活力,給廣大網民留下深刻印象。

隨后,他通過拍攝大量短視頻記錄村裡的產業現狀,透露出村裡有閑置土地的信息。沒想到這一通過網絡“廣而告之”的舉動,吸引了業主前來流轉土地,促成1500畝撂荒土地流轉,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活力。

構建“雲端集市” 開啟助農致富大門

2023年12月23日,“帽石村新農人線上集市”正式開播。

關祖蘋創新“直播+溯源”模式,村民帶著現挖折耳根、手工粉條等土貨走進直播間,每件商品貼有生產者姓名,實現“從田間到舌尖”全程可追溯。首場直播吸引2500人在線,2小時成交838單,銷售額突破1.7萬元。

為破解農產品流通難題,關祖蘋推動建設村集體經濟凍庫,協調快遞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將物流成本降低40%。2024年,他發起成立“百村同行·助農聯盟”,聯合川渝40余村打造直播矩陣,開展助農直播千余場,帶動銷售額超2000萬元。

從一個村到一個聯盟,從無到有、從零開始,通過電商直播,他走出了一條普通鄉村發展的新路徑,打開了一扇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大門。在關祖蘋的帶動下,一座座鄉村正在復制這一成功之道,沉寂的鄉土煥發出新的活力。

關祖蘋與村民。受訪者供圖

如今,帽石村農產品遠銷北上廣深,90歲村民李仲益通過直播賣出60支竹刷,收入300元。收到關祖蘋送上的貨款后,老人臉上滿是開心與激動:“沒想到我90歲了還能掙錢!”

激活人才建設 構建振興格局

面對“誰來建設鄉村”的時代之問,關祖蘋發起“新村民招募計劃”,吸引了116名城市青年以“留鳥+候鳥”模式參與鄉村建設——

作為鄉村振興帶頭人,關祖蘋將帽石村打造成網紅直播村,構建“培訓+實踐+孵化”一體化平台,累計吸引20余名大學生開展助農直播實訓,帶動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額突破30萬元,形成“頭雁引領、群雁齊飛”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新格局。

當選四川省人大代表后,關祖蘋提交《關於加快農村線上集市建設的建議》,推動建立直播電商中心和物流網點。他創新“業主+村集體”模式,引進糧油企業盤活千畝荒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50萬元。

關祖蘋作為四川省人大代表參加省人代會。受訪者供圖

2025年,受聘“資陽城市推薦官”后,關祖蘋帶著家鄉菜籽油登上省兩會“代表通道”,呼吁建立川渝三農主播矩陣。

從“蝸牛哥”到“網紅支書”,關祖蘋用數字技術重塑鄉村經濟生態,讓“三無”村落蝶變為“雲端集市”。

關祖蘋的實踐証明,新時代的“新農人”既能扎根土地,又能擁抱數字未來,用創新智慧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正如他所說,“鄉村振興不是一個人的戰斗,當村民都成為‘興農人’,我們的小康路就會越走越寬。”(胡佳音)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