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富順縣保家村:小兔子蹦出鄉村振興致富路

近日,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保家村集體經濟肉兔養殖場舉行首次“幼兔分紅”活動,向35戶村民免費發放210隻優質伊普呂幼兔,涵蓋脫貧戶、五保戶、低保戶及養殖示范戶,以小兔子撬動大產業,以“活體分紅”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黨建引領強根基 集體經濟“活水”潤民心
保家村集體經濟肉兔場作為鄉村振興示范項目,依托黨建引領,整合中省扶持資金、本土企業家銷售渠道及返鄉農民工技術力量多方資源,建成2座大型現代化養殖棚,引進法國伊普呂優質種兔650隻,通過科學養殖實現月均出欄2400隻的規模化生產。保家村黨總支書記表示,本村集體經濟肉兔場創新“52111”收益分配機制,既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又讓群眾共享紅利。2024年肉兔場產值突破20萬元,不僅帶動村集體增收,也為該村村民提供3個穩定就業崗位。2025年,兔場將進一步擴大規模、拓寬銷路,推動產值翻番。
精准滴灌促增收 “四類群體”共享產業紅利
此次幼兔發放對象優先覆蓋困難群體,35戶村民中脫貧戶、五保戶、低保戶佔比超85%,其余為養殖積極性高的“潛力戶”。推出“代養托管”模式,由養殖能手結對幫扶﹔對技術成熟的農戶,則開放“技術入股”通道,通過“傳幫帶”形成“一戶帶多戶”的輻射效應。目前已有15戶村民加入產業鏈,戶均年增收超4000元。脫貧戶李大姐捧著6隻幼兔說:“包技術包回收,一年增收4000元。”
科技賦能提質效 智慧養殖激活“致富密碼”
據了解,兔場配備恆溫調控、自動喂料等智能設備,每批新出生的兔子都有生存檔案,繁殖率、成活率實現實時監測。肉兔場技術人員說:“我們通過基因篩選培育出抗病性強、繁殖率高的新一代種兔,幼兔成活率達98%以上。”
養殖戶何大叔展示手機裡的“雲台賬”顯示,去年養了10隻種兔,零死亡率,收入1萬多,比打工強。活動現場,肉兔場的養殖能手與新戶結成幫扶對子,共享經驗、共謀發展。
這場“活體分紅”不僅分出了產業希望,更分出了共富溫度。富世街道將深化黨建引領,以保家村集體經濟為示范點,把小兔子做成大產業,讓集體經濟“活水”持續滋潤百姓生活,全力繪就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共富新圖景。(楊帥、許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