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觀摩+研討 這場全國體育教育盛會分享了哪些干貨?

2025年04月03日17:37 |
小字號

“一二一!左右左!”4月1日上午9點30分,四川天府第七中學大操場上,中學生們以班級為單位,組成方塊隊形,沿著跑道小步慢跑,並整齊劃一地大聲喊著口號。這是該校的“天七”集體跑,每日4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由此拉開帷幕。操場的看台上,站滿了前來觀摩學習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學術研究專家及中小學校一線教師代表。他們紛紛拿著手機記錄,並不時交流,甚至還有老師拿出筆記本,寫下其觀察到的亮點。

現場觀摩

集體跑是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前菜”,隨后進行的體能操,籃球、足球、排球三大球以及跳繩分項練習,伴隨著同學們最喜歡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主題曲《就是哪吒》‌的背景音樂,將體育鍛煉推向了高潮。整場鍛煉活動由易到難、由靜到動、由內到外,同學們收放自如,在運動中享受了快樂!

四川天府第七中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

這場別具一格的觀摩活動,讓與會人員眼前一亮,直呼“受益匪淺”。當天,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創新專業委員會主辦,四川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天府第七中學承辦的“高品質課程教學創新實踐”主題活動暨“健康第一·以體樹人”體育課程教學觀摩研討會舉行,會議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旨,聚焦三大關鍵課題,即如何將“健康第一”從頂層設計轉化為校園實踐、體育教學改革與學生體質強健的協同路徑、從單一身體訓練到全面人格培養的范式轉變,分享經驗、交流觀點,推動實現教育理念轉化、課程體系重構以及育人價值升級。

研討會現場

從大課間的觀摩活動返回研討會現場,更多知識點在場內碰撞出思想火花。天府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萬玉霞分享了共享體育新樣態的探索經驗。“天府新區整合區域內的體育資源,打破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壁壘,實現體育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通過構建共享體育平台,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為豐富多樣的體育課程與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素養,為區域內體育教育的均衡發展與創新發展探索出了全新的路徑。”

四川天府第七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陳剛帶來了無邊界體育特色課程的實踐探索經驗。他介紹,學校打破傳統體育課程的邊界限制,將體育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各個環節中。通過開發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無邊界體育課程,如戶外拓展課程、體育與藝術融合課程等,拓展了體育教育的空間與形式,讓學生在更加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參與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生動詮釋了“以體樹人”的教育理念在學校課程實踐中的深度應用。

這場研討會,既有實戰經驗賦能,更有權威專家領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所副所長於素梅一直專注於幸福課堂的打造。在她看來,在體育教育中要更關注個體差異。“傳統的‘一刀切’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嚴重制約了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她為中小學校體育幸福課堂的打造帶來了好建議,“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老師要在課前了解差異,多看一看、聊一聊、想一想﹔課后總結差異,要不斷反思、總結、提煉、改善。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方法與評價體系,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中收獲知識、提升技能、感受幸福,為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研討會通過政策引領、學術賦能與實踐探索的三維共振,為體育教育從“強體”向“鑄魂”的跨越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徑,邁出了“健康第一”理念從頂層設計邁向基層落地的關鍵一步。未來,中小學校也將以創新課程體系為支點,以體教融合為杠杆,撬動五育並舉的育人新生態,讓體育之光照亮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更強勁的“生命活力”。(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 陳淋 攝影報道)

來源:四川新聞網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