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內江市東興區:以數字經濟重塑區域發展新格局

2025年04月03日13:2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5G網絡如毛細血管般覆蓋城鄉,雲計算中心每秒500萬億次算力為智慧城市注入澎湃動力,智能工廠的機械臂精准舞動,電商直播間的爆款農產品遠銷全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國家戰略機遇下,內江市東興區以數字經濟為“新引擎”,加速構建“西部數據產業戰略腹地”,推動智能制造、電商直播、產業數字化等新業態協同發展,以數字技術為杠杆,撬動傳統產業蝶變升級,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為成渝地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鮮活樣本。

從傳統到“雲端” 產業裂變帶動經濟增量

4月的第一天,坐落於內江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C區的四川並濟科技有限公司內,工程師們正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時監控算力集群的運行狀態,超算櫃上的指示燈不斷閃爍,標志著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的算力已全面接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數字動脈”。

並濟科技,是一家致力於數字經濟大數據平台運營和人工智能綠色算力中心建設的高新技術企業。年初,該公司與燧原科技聯手,成功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開源模型(V3、R1等)的推理服務規模化部署,助力內江服務外包產業實現了歷史性新突破。

另一邊,位於服務外包產業園D區的慧博太夢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們正運用算法模型對關鍵詞和疑似違規畫面進行抓取,對直播風險領域進行監管和合規審核,每天整體的處理量級達到13萬條。

“機器人會自動抓取可能存在違規的視頻內容分發給我們,我們再進行人工審核。”24歲的李家歡專注地對著電腦屏幕,指尖在鍵盤上飛舞,他正在審核一條電商短視頻。隔壁工區,李家歡的同事們在對軟件界面上的關鍵信息進行人工標注,以幫助訓練AI。

並濟科技的AI研發與慧博太夢的AI應用,在這裡實現了同頻共振。東興區的服務外包產業正從傳統業務向高端化、智能化跨越。企業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科技技術,將業務拓展到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實現了從傳統向“雲端”的產業裂變。而這一裂變帶來的經濟增量不可估量。數據顯示,2024年東興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8.12億元、同比增速14%,連續兩年位列全市第一,為實現東興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理念到落地 “智改數轉”實現產業數字化

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下,“智改數轉”正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徑、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

4月1日,在位於東興經開區的四川鴻宇恆創塑料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多台自動化智能設備正在高速運轉,原料經過擠塑、定型、冷卻、切割、噴碼等工藝,從設備末端形成不同規格的塑料管材。

相距不遠處的四川新明塑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各式各樣的管材通過一條條數字化生產線塑造成型。生產部生產調度張家強坐在數字化平台終端前,從實時數據圖上查看今天的生產情況。產量分析、在制工序數、派工單執行情況……一條條數據令生產情況一目了然。

投料、預混、干燥噴霧、高溫燒結、粉碎、篩分、除磁……經過10道工序后,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生產“大功告成”。內江融通高科先進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數條生產線運轉有條不紊。得益於提前布局、謀劃實施“智改數轉”,融通高科建設了先進的磷酸鐵智能化生產車間,以全自動生產線為主體,信息化系統為大腦,工業互聯網為神經,自動化物流系統為血液,將各功能區域系統銜接、高效融合,助力企業生產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能量密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從鴻宇恆創全自動化數字智能混料系統,到新明塑業建成數字化車間,再到融通高科的磷酸鐵智能化生產車間,可以看出東興區在推進“智改數轉”,加快實現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步伐的決心。

東興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張寶芹透露,東興區通過開展“一企一策”行動,組織專家團隊深入企業“把脈問診”,指導企業爭取“智改數轉”專項資金。同時,按照“以評促轉”發展思路推進企業“智改數轉”評估,到目前已有52家企業完成線上評估診斷,覆蓋轄區內規上企業77%,其中3家企業已完成線下深度診斷。未來,東興區將持續推進“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分批次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幫扶,力爭到2027年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以新質生產力驅動工業經濟倍增發展。

從擴面到提升 新基建夯實“數實融合”底座

基礎設施建設,在發展數字經濟中扮演著基石的重要角色。高速穩定的網絡基站和數據中心,是實現數據快速傳輸和高效處理的基礎,能夠支持智能制造、遠程服務、智慧城市等數字化應用,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東興區以5G網絡、算力中心為支撐,構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網絡,隨著一系列項目的加速推進,東興區數字新基建熱潮涌動,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中國最大的單體服務外包產業園”“四川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東興區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主戰場”……集諸多標簽於一身的內江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園,從開工建設到投入使用,格外引人關注。園區的定位,是圍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布局數據處理、服務外包、信息服務等產業鏈條,致力打造中西部標准最高、結構最優的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園和西南區域的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中心。這個為推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而建設的綜合性產業園區,正是東興區加快數字新基建的真實寫照。

在這裡,數字新基建還有更多體現。園區投用前,中國電信內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安裝5G室內分布系統。地上、地下空間信號覆蓋問題迎刃而解,讓企業和員工都感受到了5G網絡覆蓋面的擴大帶來的“滿格體驗”。

包括5G在內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多個領域,正是新基建所涵蓋的范圍。這些領域的發展不僅提升了信息傳輸、數據處理和智能應用的能力,更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東興區已累計建成5G基站1037個,實現全區黨政機關、交通樞紐、核心商圈、大中院校、旅游景點等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5G網絡的普及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高速、更穩定的網絡連接,更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通過5G、物聯網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傳統行業得以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品質量也得到顯著改善。

與此同時,新基建的推進也促進了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人工智能領域,東興區正在建設高效、安全的數據中心,為數據的存儲、處理和分析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已建成並濟科技智能數據備份中心,算力規模達3000P,即將完成大數據智能運算中心建設,規劃不低於100個模塊化機櫃、不低於300 台(套)8卡高性能服務器及配套網絡、安全設備,計算能力不低4000P,同時,計劃新建智能運算中心樓、動力中心等,智算服務中心增加算力不低於2000P。

從智造到直播 數字產業布局多點開花

“甜蒜是我們的特色,喜歡的小伙伴,趕快買來嘗一嘗。”4月2日,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的電商服務中心內熱鬧非凡,帶貨主播們與直播間裡的網友們熱情互動,向網友推介村裡的特色農產品,助力農產品銷售。

另一邊,服務外包產業園內內江全搜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播們也在忙著一場電商直播活動。鏡頭前,主播們熱情洋溢地介紹著天冬、田家紫皮大蒜、永福生姜等各種特色農副產品,而后台團隊則緊張有序地處理訂單。“我們正抓緊建設區域數字經濟大數據平台,通過農村電商直播更好的促進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內江全搜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耀斌對未來充滿期待。

如今,東興區正努力打造“智能制造+電商直播”數字經濟雙引擎。在智能制造領域,推動傳統機械裝備企業數字化轉型﹔在電商直播領域,搭建“東興雲商”平台,培育本土網紅品牌。同時,加速融合農業數字化、文旅數字化等新業態。組建東興區人工智能大數據集團,發展壯大人工智能產業﹔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圍繞新能源(動力、儲能、消費電子)、新材料(高性能塑料、電子專用材料)、數字產業(人工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算力服務、人工智能應用)等延鏈補鏈,積蓄未來產業發展動能﹔依托內江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園,培育發展並濟科技、雲領科技、知道創宇信息技術、歡創信息技術等優質規上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形成涵蓋數據標注、軟件開發、呼叫中心等多領域產業格局。

“數字經濟已成為東興區產業轉型的核心動力。”東興區經信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內江市東興區將深化成渝地區數字經濟協同發展,加快打造“數字產業聚集區、數字賦能示范區”,力爭到2027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50億元。(田園)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