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計劃志願者羅杰:扎根基層他從羅主任變“杰娃子”

3月26日一早,在巴中市巴州區水寧寺鎮政府黨建辦公室裡,羅杰告訴記者:“今年7月,我到巴中工作就滿10年了。”
2015年夏天,即將大學畢業的羅杰看到西部計劃志願者招募海報時,便產生了“報名服務基層”的念頭。幾天后,羅杰在報名表“服務地”一欄寫下了“巴中”二字。“我來自革命老區儀隴縣,巴中也是一塊紅色熱土。”羅杰說,希望自己能在這片土地上發光發熱。
初到巴中,羅杰主動請纓來到巴州區棗林鎮扶貧辦,負責脫貧攻堅相關工作。“剛開始和村民不熟,工作開展起來有些棘手。”羅杰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走村入戶次數的增多,自己和村民逐漸熟絡起來,“剛開始大家都叫我羅主任,幾個月后,大家看到我都喊我‘杰娃子’。”
稱呼的變化是羅杰與村民信任度的不斷增強。“村裡的老人幾乎都不會用智能設備,每次有補貼到賬需要查詢時,我都會帶他們去附近的銀行網點。甚至有村民還會把銀行卡和密碼給我,讓我幫忙查。”每次羅杰都會細心地把流水明細打印出來,並用記號筆將到賬金額、時間標注出來,逐一向村民解釋說明。
在羅杰看來,基層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心比心。“百姓都很淳朴,你對他們的好都會被記住。”羅杰說,每次走村入戶,那些曾受他幫助的村民都會邀請他去家裡吃飯喝茶,還有人會提著自家的土雞蛋、臘肉香腸等追著給他,“這讓我更加堅定地選擇扎根基層,服務百姓。”
3年服務期滿后,羅杰放棄了回到家鄉工作的機會,仍然選擇留在巴中。“我在參加西部計劃時,就在心裡許下——要麼不干,要麼一直堅持。當時脫貧攻堅工作還沒結束,也希望自己能站好最后一班崗。”羅杰說,2019年棗林鎮1024戶、3378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自己也先后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優秀共青團員”。
2021年,羅杰調至巴州區投促局負責招商引資工作。他說,招引落地的企業,能為當地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幾乎每天都要打電話聯系企業老總,主動去對接,會面約談,平均每個月至少出差一次,最忙的時候半個月去了4次北京。”羅杰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內,他牽頭招引了3家企業落地巴中,解決了1000余個就業崗位。
最近,羅杰正忙著“一村一品”黨建品牌建設,通過群眾大舞台、節假日集體活動等,豐富當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未來能堅持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普通崗位也能發光發熱。”羅杰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吉 巴中觀察 白川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