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作為網絡視聽行業“風向標”,東道主四川在本屆大會中收獲了什麼?

在“富礦藍海”中 共創網絡視聽行業新生態

2025年03月30日07:5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富礦藍海”中 共創網絡視聽行業新生態

  3月27日至29日,以“極視聽·強賦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舉行。作為網絡視聽行業“風向標”,大會共舉辦主論壇、企業座談會、新技術與精品內容體驗展等4場重點活動,並聚焦AIGC、“微短劇+”、青年成長、國際傳播、產業賦能5個行業熱點領域,開展系列主題論壇和配套活動,吸引上萬名嘉賓、近4500家機構報名參會。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合力推動下,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已成為全國網絡視聽行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盛會。作為東道主,本屆大會四川收獲了什麼?

  加強“人機協作” 視聽成果亮點紛呈

  “演講過程中,將實時對嘉賓演講內容進行轉譯,顯示在智能眼鏡中,近視眼鏡無需摘掉。”3月27日上午,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開幕式上,英國雄獅電視首席創意官、聯合創始人理查德·布拉德利登台發表主題演講前,主持人特意提醒聽眾戴上現場提供的智能眼鏡。

  這款“黑科技”智能眼鏡,來自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除提供翻譯服務外,智能眼鏡還能為演講者提詞,並支持會議紀要生成。

  “XR超高清虛擬現實數字空間”“花局AI辦公室”“直播機器狗”……在本屆大會新技術與精品內容體驗展上,有很多來自四川的類似技術創新。

  以技術創新為基底,四川網絡視聽精品創制令人應接不暇。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所言,“內容不再局限於人腦的靈感迸發,而變為人機協作的智慧共振。”

  本屆大會上,由成渝兩地創作機構聯合出品的AI古裝歷史精品微短劇《薛濤之風前一葉荷》先導片與嘉賓們見面。16集×5分鐘的完整內容,預計將於7月初推出。片中,AI復現了唐代服飾紋理、建筑光影及浣花溪制箋場景,打造出潑墨動態特效與全息詩詞投影的中式美學。

  在微短劇領域,“四川造”備受嘉賓關注:《逃出大英博物館》通過文物擬人化彰顯家國情懷,《家裡家外》以川人川語演繹市井煙火氣,《跟著唐詩去旅行》傳承傳統文化經典之美……

  “不能讓算法削減人性溫度,更不能讓流量吞噬文化基因,必須堅持以工匠精神打造小而美的‘文化芯片’,從而形成正能量傳播。”談及四川網絡視聽精品內容取向,四川省廣播電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賦能千行百業 “美美與共”協作共贏

  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匯聚了眾多前沿技術和精品創作,更孵化和培育出眾多“子品牌”。

  金沙短片競賽周就是一例。作為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重要品牌活動,其自2013年啟動以來,已成為亞洲短片領域的重要孵化平台。今年第十一屆競賽周活動,共收到3247部參評作品,數量創下歷屆新高。

  “在推進主流媒體系統變革、加強全媒傳播體系建設的當下,網絡視聽內容的生產與傳播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副司長楊錚表示,網絡視聽不僅正實現自身精品化發展,“各美其美”﹔也與各重要行業互彰共贏,“美美與共”。

  縱觀本屆大會各項議程,“美美與共”的案例比比皆是:“網絡視聽賦能國貨品牌計劃”系列活動、視聽賦能縣域經濟發展論壇、法治視聽賦能中國法治建設論壇……網絡視聽賦能千行百業,逐漸成勢起效。

  四川也不例外。在第五屆成都So秀視聽產業交流活動上,嘉賓們就分享了前沿視聽技術賦能傳統文化共榮共生的生動實踐:龍淵網絡與成都博物館合作“傳統皮影藝術數字展覽”,影目科技以AR眼鏡復刻歷史場景沉浸之美,明途科技“喵喵芭迪”數字人在道明竹藝村與游客互動,夜游錦江通過MR技術為游客帶來科技與自然交融的體驗……

  在展望四川網絡視聽行業未來發展時,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商務系副主任虞海俠除強調技術創新和精品內容外,還特別提出“數實融合”,“構建‘視聽+’融合發展模式,即‘視聽+’文旅、‘視聽+’消費、‘視聽+’教育等各種新型商業模式,進一步打開視聽產業發展空間。”

  涵養產業生態 深入挖掘“長期紅利”

  近年來,不少熱播熱映影視作品,順勢帶火地方文旅經濟。如何形成長效機制?本屆大會上成立的“光影天府·拍在四川”影旅聯盟,將通過影視作品串聯全省文旅資源,提供落地制片協拍等全鏈條服務,形成“全川取景、成都制作、全球傳播”的產業生態圈。

  每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持續時間往往隻有數日。作為東道主,四川與會者們努力從“有限會期”挖掘“長期紅利”。一連串投資推介活動和簽約儀式,勾勒出四川網絡視聽行業行穩致遠之姿。

  3月26日下午,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園區推介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21個標志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134.94億元﹔

  3月27日,四川網絡視聽產業投資推介會舉行,攀枝花等4地作產業推介,3個創新項目展開路演,7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3月28日,成都高新西嶺科技園招商推介暨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總投資超20億元的11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3月28日,2025成都演藝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話舉行,現場簽約項目涵蓋產業園區建設、沉浸式街區開發、國際資源引進等領域,將構建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音樂產業集群,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

  優質項目為何蜂擁而至?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規劃財務司副司長范志杰說:“以四川為代表的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簡化審批程序,出台惠企政策,健全服務平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產業活力持續迸發。”

  網絡視聽是文化產業中最具活力、增長最快、影響最廣的領域之一,是潛力巨大的“富礦藍海”。范志杰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四川,以構建現代網絡視聽產業集群,建設超高清產業先導區,做優做強視聽產業主體為支撐,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視聽產業高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如波)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