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繳的水費“流”回農戶口袋

3月27日一早,自貢市榮縣觀山鎮紀委副書記王炳元來到高咀村,目的是了解村干部在群眾中的風評。
不遠處,一些農戶在秧母田裡忙活。王炳元走上前去,問道:“大爺,最近有沒有干部來‘咔油’的?”“嬢嬢,干部來為群眾辦事,態度好不?”見到王炳元到來,群眾圍上來。“多虧你們紀委同志,自從查處了從耕地地力補貼裡面扣除水費的事情后,村干部對群眾的事更上心了,沒有吃拿卡要的事發生。”大家七嘴八舌地說。
群眾提及的從耕地地力補貼中扣水費一事,要從去年6月說起。
“其他村都沒有收用水費了,為什麼隻有我們高咀村還在收幸福堰用水費,村干部收老百姓的錢用到哪裡去了,好好查一下……”去年6月,觀山鎮紀委收到了一封群眾的匿名舉報信。
究竟是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問題,還是另有隱情?為核實舉報信反映的問題,觀山鎮紀委立即成立核查組,兵分兩路展開實地走訪核查,一路到鎮財政所了解情況,另一路到高咀村入戶走訪。
鎮財政所工作人員表示,從2020年起,為減輕村民負擔,水費由政府財政資金統一支付,村民無需再支付。另一組核查人員先后走訪高咀村所轄的18個村民小組,經多名村民証實,該村仍在收取水費,是從村民的耕地地力補貼資金中直接扣除的。
兩組核查人員將調查情況梳理匯總后,隨即找到村民口中收取水費的經辦人——村黨支部副書記鄒某某。
“我……我不清楚鎮上統一支付用水費的事,還以為仍然需要村民交水費。以前收取用水費費時費力,為了方便,我就想著直接從村民的耕地地力補貼資金中扣除用水費。”面對核查組的詢問,鄒某某滿臉通紅地道出實情。
經查,原來,鄒某某在未了解清楚政策規定的情況下,僅為了圖省事,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違規從每戶村民的耕地地力補貼資金中扣除幸福堰用水費共計42441.27元,又因沒及時與鎮上對接溝通,導致收來的用水費在村委會辦公室“沉睡”。最終,鄒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村民被違規扣除的耕地地力補貼資金也全部“物歸原主”。
從去年4月啟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來,榮縣紀委監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惠民惠農補貼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全面排查群眾關心關注的涉及補助、補貼、補償、分紅等突出問題,當好群眾利益的守護者。截至目前,該縣紀委監委已將41項撥付補貼資金納入日常監督、專項巡察范圍,發現並推動整改問題73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1人,查處涉及退還群眾涉案財物案件31件,清退返還群眾涉案財物上百萬元,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增強群眾獲得感。
□曾澤麟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