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守望的“最美前妻”

清晨7點,當第一縷陽光掠過巴中市通江縣永安鎮奧康便利店的玻璃櫥窗,50歲的馬良珍已經將貨架擦拭得纖塵不染。櫃台后,坐在輪椅上的是她癱瘓的前夫向建軍,隻見他一邊右手手指滑動著平板做康復訓練,一邊津津有味地收聽著廣播。這是2025年一個平常的清晨,一位歷經婚姻破裂、家庭重創卻用7年時光守護癱瘓前夫的女性,以堅韌與善良重塑了“責任”二字的內涵。
命運轉折:從共筑瓦房到病榻前不離不棄
2004年,馬良珍與離異帶子的向建軍重組家庭。兩人蝸居在土牆瓦房中,憑借誠信經營小生意逐漸積累財富,4年后終於建成新房,兩人共歷風雨艱辛卻也生活得幸福甜蜜。然而,2016年的爭吵讓年輕氣盛的夫妻倆一氣之下辦理了離婚手續,但冷靜下來以后,盡管離了婚,兩人仍以夫妻名義共同經營店鋪。當年生意淡季,馬良珍外出打工維持生計,旺季則趕回家與向建軍共同打理家業。
馬良珍在病床前照顧前夫。通江縣煙草專賣局供圖
2017年7月的一天,正在外地打工的馬良珍著急地撥通鄰居的電話:“喂,李哥,我兩三天都聯系不到向建軍了,打電話打視頻都沒接,急人得很吶!麻煩幫我去敲門看看。”多次敲門沒反應后,馬良珍心裡一咯噔,心想怕是出事了,趕忙讓鄰居鋸開房門,才發現向建軍突發腦溢血倒地昏迷已兩天一夜。她趕緊聯系妹妹送其就醫,在縣醫院醫生和救護車協助下,將向建軍連夜送往華西醫院。當她從外地趕到華西醫院時,接到醫生的沉重告知:若冒險手術,向建軍可能下不了手術台或成植物人﹔若不進行手術,隻能賭他挺過兩周危險期。面對艱難抉擇,馬良珍含淚拒絕手術:“比起手術的風險,能活多久是多久,我寧願賭這兩周,陪他扛下去。”
生死守候:用愛與毅力熬過至暗時刻
接下來的兩周成為馬良珍人生的“至暗時刻”。她日夜守在病床前,用棉簽蘸水潤濕丈夫干裂的嘴唇,每隔兩小時為他翻身按摩以防褥瘡。最煎熬的是深夜裡向建軍因疼痛無法入睡,她隻能像哄孩子般將其摟在懷中輕拍安撫。“那段時間,看到他難受,心累早已超過身體的疲憊。”回憶至此,馬良珍的眼眶泛紅。
目睹馬良珍不辭辛勞、廢寢忘食地照顧前夫,身形日益消瘦,娘家人滿心憐惜紛紛勸她:“你們都離婚了,你沒有義務再管他了,偶爾去看望一下就行了,別把這麻煩事兒往自己身上攬,以后想甩都甩不掉!你年紀輕輕,在外工作也順風順水,何苦再回來吃這份苦呢?”馬良珍手中為前夫擦拭身體、按摩的動作未曾有絲毫停頓,她內心早已下定決心,“不論是出於家人、妻子、母親哪一種角色,我都做不到坐視不理,身上的這三份責任就是我前行的動力。”
2017年10月,向建軍二次腦梗引發癲癇,夫妻倆輾轉重慶、成都多家醫院,花光積蓄並變賣房產。即便如此,馬良珍仍咬牙堅持:“隻要他還有一口氣,家就還在。”
絕境重生:便利店裡的“生命之光”
2019年,向建軍病情穩定后轉入家中調養,但一家的收入來源成了大問題。“他呀,離不了人照顧,我出門打工肯定是不行了,況且還有那麼大筆債務,所以隻能重拾‘老本行’。”馬良珍決心重操舊業,經營店鋪。
自2004年做生意以來,兩口子一直秉持講人品、講誠信、講義氣的原則,他們的小店在街坊四鄰和生意伙伴中有口皆碑。因此,重啟生意的道路還算順利。沒周轉資金時,批發商老板主動讓她先賒賬拿貨,賣了錢再打貨款﹔老顧客們得知此事后,也紛紛被她的遭遇打動,常常關照生意、拉攏客源。巴中市通江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客戶經理張栩瑞,在了解到馬良珍的情況后,經常登門拜訪,手把手指導她如何線上訂購卷煙、分析經營指標、優化在銷品規結構。慢慢地,馬良珍的生意逐漸紅火,一度成為永安鎮街道上最熱鬧的門市,至2023年終於還清了所有債務。
值得一提的是,馬良珍始終未忘對繼子的責任。向建軍生病期間,他們的兒子正在讀大學,即使擔負著丈夫高昂的治療費,馬良珍也從未間斷兒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如今兒子步入職場,談及未來,馬良珍最大的心願便是“看著孩子成家立業,給這個家真正的團圓”。
道德豐碑:平凡人的不凡堅守
2024年,馬良珍獲評“巴中好人”。頒獎詞這樣評價她:“她以6年光陰詮釋‘孝老愛親’的真諦,用不離不棄的守護証明,愛的邊界從不因婚姻狀態而改變。”面對贊譽,她卻簡單回應:“我只是做了一個妻子、母親該做的事。”
從土牆瓦房到還清債務,從病榻前到便利店櫃台,馬良珍用半生經歷書寫了一曲逆風而上的生命贊歌。她的故事不僅是“孝老愛親”的典范,更是一面映照人間大愛的明鏡——真正的善良,往往誕生於最朴素的承諾與最漫長的堅守之中。(吳瑕、林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