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來論

2025年03月27日08: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讓農耕智慧煥發新生

  四川馬爾康市  周其勇

  一抔沃土藏著千年智慧。“二十四節氣”至今仍在指導農業生產﹔“桑基魚塘”生態循環系統成為現代生態農業典范……“天人合一”哲學思想,道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密碼,也為今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帶來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土地裡長出的智慧,是不會過時的。春種秋收的耕作規律,培育出吃苦耐勞的堅韌品格﹔守望相助的幫工傳統,滋養著團結互助的鄉風文明﹔“耕讀傳家”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提煉好展示好農耕文明的內涵,有助於培育淳朴民風家風,更能助力經濟發展、促進基層善治。

  江西婺源篁嶺村將晒秋民俗打造成文旅名片,年接待游客超百萬﹔雲南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后,農產品價格創新高。這些案例表明:當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碰撞,沉睡的農耕遺產就能變身“發展引擎”“流量密碼”。

  守護農耕文明的薪火,關鍵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守正創新推動鄉土文化煥發新生,我們必能繪就更加絢麗的鄉土畫卷。

  

  安全培訓切勿走過場

  江蘇連雲港市  吳學安

  安全生產培訓是預防事故、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據報道,重慶對全市98家安全培訓機構開展全覆蓋復核檢查,共計89家培訓機構復核合格,9家被淘汰,安全培訓市場秩序得以規范。

  輕視安全生產,必定會在生產事故上“摔跤”。安全培訓走過場,教學不認真,考試把關不嚴格,員工就很可能缺乏風險防范本領,導致上崗后不遵守操作流程,最終釀成生產事故。誰違法違規讓安全生產流於形式,就應該依法讓誰受嚴厲懲戒、付沉重代價。

  沒有安全生產,企業效益、員工福祉都會失去保障。確保安全生產,不僅要通過天天講、時時講形成全員重視安全、強化安全的意識,更要通過嚴格的安全培訓,將必需的崗位規范、操作要求、注意事項,內化為員工的工作習慣,定格為永不忘記的“肌肉記憶”。

  避免安全生產教育走過場、搞花架子,各方都應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監管必須始終“在線”,法治之劍必須高懸。企業應當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為員工實打實補上安全教育這一課。培訓機構也需要切實守法經營,既當好授課人,也當好把關人,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7日 05 版)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