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人事

優化銀擔合作,聚焦支小支農——

政府性融資擔保有新規

本報記者 汪文正
2025年03月26日09: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政府性融資擔保具有“增信、分險、中介”功能,是破解小微企業、“三農”等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手段。此前,財政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3月1日起施行。《辦法》將如何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高質量發展?日前,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據了解,財政部近年在資本補充、風險補償等方面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擴面、增量、提質。2024年,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合作業務規模1.41萬億元,同比增長7.7%,累計合作業務規模超5.5萬億元,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支持的經營主體綜合融資成本降至5%以下。銀行與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按照2︰8原則承擔貸款風險,提升了小微企業信用水平,引導銀行加大支小支農貸款投放,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在融資擔保快速發展過程中,很多地方探索出了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發展的新辦法,也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個別機構發展定位模糊、銀擔合作門檻高、可持續經營困難等問題。為此,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印發《辦法》,規范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行為,更好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經營主體。

  《辦法》出台后,提振了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發展信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辦法》將打好政策“組合拳”,搭建以財政支持為保障、以績效考核為指引、以銀擔合作為橋梁、以信息共享為支撐的政策體系。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促進持續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客戶群體主要是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的小微企業和“三農”等經營主體,具有高風險、低收益特點,僅靠自身經營較難實現保本微利。為促進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行穩致遠,《辦法》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風險分擔的先進經驗,明確地方可通過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擔保費補貼等多元化、精准化支持,助力政府性融資擔保增強資本實力、擴大業務規模和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實現可持續健康經營。

  二是強化績效考核,聚焦支小支農。《辦法》明確財政部門負責開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績效評價工作,降低或取消盈利要求,重點考核支小支農業務規模、服務質量、風險管控等情況,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重心從追求利潤及規模轉向深耕普惠領域。

  三是優化銀擔合作,提高融資效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創新銀擔“總對總”批量擔保業務模式,聯合審貸審擔程序,大大提高了融資擔保服務效率,市場反響非常好。《辦法》推廣有效做法,並在銀行風險資產計量、資本佔用、保証金等方面加大對銀擔合作分險的引導支持,鼓勵積極開展銀擔合作業務,規范銀擔合作行為,強調落實銀擔分險,共同做好風險管理,合力為經營主體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