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區開展河長制“進企業”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游學活動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國水周”。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3月25日,成都市青羊區河長制“進企業”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多元力量共探水滴淨化奧秘主題游學活動在成都市第八再生水廠開展。青羊區河長制辦公室組織的黨員代表、社區志願者和成都實驗小學西區分校的“小小河長”實踐團共60余人,在這裡開展“探索一滴水的淨化之旅”主題游學。
青羊區“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現場。吳渝攝
綠色青羊 低碳循環
3月25日,成都市青羊區河長制“進企業”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多元力量共探水滴淨化奧秘主題游學活動,在成都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第八再生水廠正式拉開帷幕,青羊區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青羊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青羊區人民法院、青羊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黨員代表,以及青羊區培風路社區的親子家庭等共計60余人參加。
青羊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河長制工作情況,青羊區一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按照守水有責、社會協同、系統治理要求,落實工作舉措,扎實推進河湖治理,治理體系不斷健全。2024年以來,青羊區上下認真落實河長制,河湖管理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全區地表水水質總體呈優,省控、市控斷面地表水環境質量斷面優良率連續3年達100%,在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成都市第八再生水廠負責人介紹了企業近年污染物排放處理情況,成都第八再生水廠一直堅持“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理念,近年來,通過擴能提標改造、全地下式再生水廠建設、出水質量提升等先進的處理工藝,讓出水質量達到高標准,有效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
科技賦能 污水變清
在成都市第八再生水廠相關工作人員帶領下,青羊區黨員代表、社區志願者及“小小河長”們來到會議室,現場觀看了《依法治水興川 共建幸福河湖》《江神不忙》宣傳視頻。成都市第八再生水廠相關工作人員播放了污水處理視頻和動畫片,並通過顯微鏡展示了進水中的菌群和有益微生物。整個過程中,“小小河長”們認真觀看、學習,驚嘆生活中的污水竟然有如此多的大學問。
黨員代表、社區志願者和“小小河長”一起觀看視頻。吳渝攝
黨員代表、社區志願者和“小小河長”一起觀看視頻。吳渝攝
隨后,大家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參觀污水處理過程。青羊區黨員代表、社區居民及“小小河長”們透過玻璃試管觀察渾濁的生活污水經過層層工藝變為清流,“小小河長”們不由驚呼:“原來我們每天用的水要經歷這麼多的‘考驗’。”
黨員代表與“小小河長”們仔細觀察進水沉砂實驗。吳渝攝
在專業講解員帶領下,參觀團依次走過粗細格柵、沉砂池、生化池、MBR膜生物反應器、紫外線消毒等核心處理區域。當聽到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微孔過濾膜能過濾掉細菌病毒時,現場代表掏出手機拍攝視頻:“這個高科技膜外觀就像我們吃的面條一樣,沒想到有那麼大的用處。”當看見進水通過處理后,變得清澈透明時,參觀人員感嘆不已:“處理后水質比錦江還清澈,科技力量真了不起。”
參觀團參觀粗細格柵。吳渝攝
活動中最活躍的要數成都實驗小學西區分校的"小小河長"們。在模擬淨水實驗台前,“小小河長”們仔細觀察的同時,用手細細感受膜絲,"原來我們隨手倒掉的廚余油污會增加處理難度,隨手扔進馬桶的手紙也會增加污水處理的難度。"大家紛紛表示,"回家要告訴媽媽不能把剩菜湯直接倒下水道,還要注意垃圾分類,不往馬桶裡扔手紙。"
進水與出水的對比。吳渝攝
多方宣傳 全民節水
站在紫外線消毒間外,看著眼前經過處理的進水變得清澈透明,黨員代表劉先生深有感觸:“今天的參觀顛覆了我對污水處理廠的刻板印象。作為基層工作者,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推廣節水設施。”
“小小河長”們積極回答水知識問題。吳渝攝
在互動環節,“小小河長”們和黨員代表、社區志願者積極回答關於再生水及“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問題。返程的“小小河長”們已開始討論如何加入到今后的巡河護水、節水愛水的行動中。他們稚嫩而堅定的聲音裡,流淌著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希望。
“探索一滴水的淨化之旅”活動現場。吳渝攝
成都市青羊區河長辦表示,本次活動讓青羊區黨員代表、社區居民及“小小河長”們通過親身觀察和了解污水處理工藝,探索一滴水的淨化過程,增強他們對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循環利用的認識。接下來,青羊區還將開展多種形式的河長制“七進”宣傳,讓節水愛水護水意識深入人心,用多種形式喚起全民節水意識,讓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全面建設節水社會貢獻青羊力量。(吳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