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成金青

成金青沿線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混行。
路面凹凼積水。
車流量大,車輛排行。
路面破損情況較嚴重。
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混行。
很多打圍的地方佔據了道路資源,但並沒有進行施工。
很多打圍的地方佔據了道路資源,但並沒有進行施工。
頭頂,是已連通成都繞城高速、寬敞明亮雙向八車道的成綿擴容高速。底下,是出行群眾抱怨聲一片的成金青快速通道(以下簡稱成金青)。
成金青於2007年底建成通車,沿途串聯起成華區、新都區、青白江區、金堂縣,全線不收通行費。這條位於成都北門的要道,自建成起,就在便利沿途群眾出行、促進經濟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群眾通過多種渠道反映,成金青“病”了。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讓出行不便,讓隱患陡增。
成金青到底怎麼了?今年3月,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先后多次深入現場調查走訪,發現了多個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本報將聯合多個部門共同“問診”。
這條路病了
成金青“病”在哪裡?有哪些具體的表現?連日來,記者通過實地調查走訪、採訪駕駛員,發現成金青的“病症”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病症一:道路擁堵
三木路路口至繞城高速
車流量大容易出現擁堵
3月12日早高峰,成金青新都段。三木路與成金青交叉路口,成為一個重要節點。
從青白江方向過來的車輛,要在此等候信號燈。從三木路過來的車輛,要在此左轉、右轉進城。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私家車外,還有大量的運渣車、大貨車、電動自行車在此等候排行。“這個路口是最惱火的,從新都來的車要從這兒上成金青,稍不注意就堵起。”一位私家車駕駛員告訴記者,最近的情況算是比較好的,交警在路口加強了疏導。
3月17日晚高峰,記者再次駕車進行了體驗。相較於早高峰,晚高峰的車流量更大,和早高峰一樣,車多緩行的路段主要在三木路到繞城高速之間。在三木路與成金青交叉路口,有交警在此執勤疏導,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擁堵。多位經常走成金青一線的駕駛員表示,從三木路路口到繞城高速這一段,是最容易擁堵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車多,二是施工,三是上繞城高速的匝道狹窄,車輛要排隊進入主路。
病症二:路面病害
車道大小凹凼密布
“汽車螺絲都要抖脫幾顆”
3月7日,天空飄著細雨。上午9點,記者駕車從龍潭立交駛入成金青,往金堂方向行駛。在經過地鐵同樂站后,大約1.5公裡的路面出現了數十個深淺不一的凹凼,多分布在車道上,一下雨,坑內全是積水。
記者發現,這些凹凼集中在地鐵同樂站至繞城高速這一段,雖然時間已過早高峰,但路上的車仍較多,如果駕駛員不注意觀察,車胎一旦掉入坑內,易引發交通事故,安全隱患突出。出了繞城高速繼續往前,情況有所好轉,但仍然有坑窪,行車時能感覺到明顯的顛簸。
這些坑從何而來?多位駕駛員告訴記者,成金青是成都市區通往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主要通道,大貨車多。大貨車常年的碾壓導致路面破損,一旦修補不及時,坑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駕駛員形象地將其形容為“汽車螺絲都要抖脫幾顆”。
“不說大修了,希望可以及時把這些坑填補起來,消除安全隱患。”一位駕駛員對記者說。
病症三:搶道混行
非機動車道缺失
非機混行隱患大
成金青沿線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混行,安全沒有保障。這也是群眾突出反映的一個問題。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整個成金青一線,沒有連貫的非機動車道,僅在部分路段,設置有小段的、不連續的非機動車道,很多非機動車道的欄杆也出現了缺失、掉落等情況。
記者注意到,在平峰時段,成金青上的非機動車較少,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影響不大。而在高峰時段,這一線的非機動車數量陡增,隻有走機動車道,和小汽車、大貨車搶道。
3月12日早高峰,在成金青新都至成都繞城高速路段,多輛進城的非機動車夾雜在機動車中間行駛。“騎電瓶車(注:電動自行車)上下班是最快的,沒有非機動車道也沒有辦法,隻有和汽車一起擠。”一位電瓶車騎車人無奈地對記者表示。
特別危險的是,成金青運渣車、大貨車眾多,非機動車道的缺失,讓非機動車與大車搶道,並排行駛、尾隨行駛,極易導致交通事故。
病症四:施工拖沓
多處打圍無施工告示
有的地方打了圍卻沒施工
成金青近幾年一直處於修、再修、又修的狀態,成綿擴容完成后,多久能恢復正常?沿途路面是否會再次進行重修?成金青拖沓的施工節奏也被群眾所詬病。
記者在3月12日、17日的走訪中發現,成金青一線有多處打圍施工,但在打圍施工的地方沒有任何的施工告示,群眾並不知道施工會持續多久,打圍何時能拆除。此外,很多打圍的地方佔據了道路資源,但並沒有進行施工。
成金青涉及沿途多個區縣,因此對於市民關心的“成金青何時能修好完工”的問題,目前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擁堵、路爛、交安設置缺失、打圍施工等多種“病症”疊加之下,成金青呈現出的樣貌已經與交通要道的定位不相匹配,出行群眾更是被道路的這些“病症”折磨。
成金青,該治了!
多部門開方
連日來,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先后採訪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十分局、成華區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新都區交通運輸局等多個部門,開出了“藥方”。最終的效果如何?還得群眾說了算,本報也將持續關注。
治“堵”
加強警力巡邏疏導
優化路口交通組織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十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金青快速路三木路口是新都轄區交通要道,日常車流量大,成金青新都段工程施工期間在早晚高峰時段容易形成交通瓶頸,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導致擁堵蔓延至周邊道路,易形成區域性交通擁堵。
如何治堵?交警十分局在成金青快速路主要路口、易堵點段尤其是成金青快速路三木路口,安排警力定點執勤,加強交通疏導,確保道路暢通。加強巡邏管控,增加成金青施工路段及周邊道路的巡邏頻次,及時發現和處置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突發情況。
優化信號燈配時,根據成金青快速路施工期間交通流量變化情況,多次優化調整成金青施工路段信號燈配時,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施劃導向車道線標線,對成金青三木路口施劃導向車道標線,引導車輛提前轉彎,減少行車沖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擁堵風險﹔加強溝通協調。積極與施工單位溝通協調,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施工現場管理,避免佔道施工,盡量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交警十分局將繼續密切關注施工路段及周邊道路交通狀況,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交通組織方案,持續做好治堵保暢工作。
治“破”
督促管護單位加密巡查
及時採取措施治理病害
3月19日,新都區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所表示,確實如群眾反映的那樣,成金青新都段破損率較高,針對路面病害,一直在維修處理。這一線路面病害較多的原因是車流量大、大車多,加之修建成綿擴容高速時運輸材料的車輛要從此經過,這些大車、重車的碾壓,造成路面破損,形成大小坑凼。
記者了解到,針對這些路面病害,有專門的管護公司進行每日巡查修補。新都區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盡管每日都要巡查修補,但每天修補的數量畢竟有限,而且陷入了“修好——壓壞——再修——壓壞”的循環當中。
同一天,成華區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在實地查看路況后詳細回復稱,從龍潭立交到隆興路路口,因為移交給了地鐵,路面有坑窪還未修復﹔從隆興路到桂葉路路口這一段路面比較平順,桂葉路大路口的破損也是由地鐵修復,但還未修好﹔從桂葉路路口再往外的成金青成華段,將督促道路管護單位成華城投公司進行加密巡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進行修復,消除行車隱患。
治“危”
改造后將增加慢行功能
督促施工單位盡早完工
記者從新都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根據道路功能性質及服務沿線居民出行需要,擬改造的成金青新都段道路斷面增設了慢行通行功能,區交通運輸局將督促相關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盡早完工。
青白江區交通運輸局對網友投訴“成金青快速路沒有非機動車道”的回復顯示,根據成金青道路施工方案正在組織施工,設計方案中道路建成后設置有非機動車道。
以上信息表明,待整個成金青改造工程完成后,困擾群眾出行的“沒有非機動車道”的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
治“拖”
協調加快施工進度
優化工序工藝縮短工期
成金青一修再修,節奏拖沓的問題如何解決?記者通過搜索公開和回復發現,去年,市交通運輸局在回復市民“成金青在施工,請問何時可以完工”時稱:成金青快速路兩側因高架橋架設施工工藝要求,需進行連續作業,採取臨時佔道施工方式進行。該路段高速公路高架橋建設計劃於年底前結束。我局將協調項目建設單位加快施工進度,力爭早日完工。
青白江區交通運輸局回復網友關切時稱:為解決成金青路面破損問題,我區已啟動成金青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目前正根據高速建設完成情況分批分段進行建設,建設內容包括改造主道路面、還建側分帶、輔道、人行道及綠化、照明、交安等配套工程建設,力爭2025年上半年完成。
新都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成金青快速通道新都段擴建工程正式啟動,項目全長9.865公裡,面對900天的原定工期,建設團隊通過優化工序工藝,計劃將工期壓縮至750天。按照新都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新都段還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工。
我們期待在相關部門的聯合“診治”之下,將一條安全、暢通、有序、干淨、整潔的成金青展現在市民眼前。(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何良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