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耐心資本做企業“長跑搭檔”

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首位。在科技創新浪潮中,科技金融如同強勁引擎,推動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科技創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長等特點,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落地轉化,需要大量、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這離不開金融的長期支持。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創新金融制度供給,讓耐心資本做企業“長跑搭檔”,更好陪伴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助推科技企業從“幼苗”向“參天大樹”生長。
在安徽,通過主導參與投資京東方、蔚來、晶合集成、維信諾等20多個項目,合肥建投集團已帶動項目總投資約4700億元,形成了“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的產業投資閉環﹔
在廣東,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聚焦深圳市“20+8”產業集群投資布局了一批子基金和重大股權投資項目,僅華星光電一個項目就成功吸引超高清顯示配套企業在深圳投資超1000億元、產值規模超4000億元﹔
在福建,廈門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耐心資本作用,培育了士蘭微(廈門)、愛睿思、開元通信等一批硬科技企業,基金總規模超1600億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
與傳統企業相比,創新型企業的生產活動具有投入大、持續時間長、產出不確定以及價值難以度量等特點,其發展往往面臨著早期融資難、后期融資貴等難題。更好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必須加快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
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成為國家層面首次出台的促進政府投資基金發展的重要文件。“《指導意見》專門提出發展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舉措,有利於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作用,更好支持科技創新。”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為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近期,人民銀行將會同中國証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同時,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進一步擴大再貸款規模,從目前的5000億元擴大到8000億元至1萬億元,並降低再貸款利率,擴大再貸款支持范圍,大幅提高政策覆蓋面,保持財政貼息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4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