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關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印發
讓消費這駕“馬車”跑得更穩更快

![]() |
近日,2025年“中華美食薈”活動在湖北省武漢市啟動。圖為消費者在現場觀看拉面制作。 |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包括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等。
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引發網友關注。不少網友表示,“《方案》能夠惠民生、促消費,激發消費活力”“期待《方案》的落地實施”。
多方合力 促進消費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關系著經濟發展,也關系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3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解讀。
多部門共同發力、各方政策相互支撐,令網友對《方案》的實施充滿信心。
人民網轉載文章《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文章提到,“提振消費需要各方面政策協同發力,財稅、金融、產業、投資等各項經濟社會政策都要體現促消費政策導向。”據文章介紹,《方案》提出“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方案》在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中提出“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好《方案》貫徹落實,加快形成促進消費增長的強大合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中國經濟網轉載的文章《大力提振消費 多部門打出組合拳》,其中提到,《方案》是一個牽頭管總的綜合性文件,后續落實也需要相關部門共同發力。據文章介紹,各項經濟社會政策體現促消費的政策導向,其中,既有項目投資、財政資金、工會經費、消費幫扶等實打實的資金投入,也有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金融信貸、統計制度改革、休息休假權益保障等相關政策支撐。
網友普遍認為,《方案》的出台具有重要意義。網友“循環”認為:“各部門共同發力,相信促消費將有顯著成效。”網友“雲龍”認為:“提振消費意義重大,既發展經濟,也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封面新聞發布的評論文章認為,《方案》系統性回答了“消費能力從何而來”“消費意願如何激發”“消費信心如何強化”“消費場景如何搭建”等一系列問題。
九派新聞發表評論認為,《方案》的出台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方案》提出了很多政策工具包,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有望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期待各項政策措施能夠迅速落地見效,讓消費這駕‘馬車’跑得更穩更快,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供給引領 惠及民生
不少網友關注到,《方案》聚焦惠民生,提出真金白銀的政策舉措。比如,2025年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在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中,提出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負擔。
據新華全媒體發布的文章介紹,李春臨提到,此前的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這次《方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努力讓老百姓的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在惠民生方面,《方案》結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費供給。例如針對老年人出行和用餐,支持地方試點探索多層建筑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針對年輕人,特別是“Z世代”,支持旅游景區景點、文博單位拓展服務項目,推動巡演項目“一次審批、全國巡演”,讓看演出、出門旅行有更好體驗。
“這些措施不僅旨在激發消費潛力,更意在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僅有力度,更有溫度。”環球網發布的評論《推動消費向好,“民生為大”是突出導向》認為,《方案》30條具體措施涵蓋了就業、養老、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的方方面面,也回應了工資收入、股市、育兒等輿論關心的具體議題,有著“民生為大”的突出導向。例如,《方案》將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最前面、最突出的位置,既瞄准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也關注了拖欠賬款等領域。又比如,《方案》提出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既“加力”又“擴圍”、促進“人工智能+消費”等,都直接惠及億萬家庭,也給企業發展創造機遇和空間。
經濟日報客戶端轉載的評論文章提到,《方案》出台的重要意義中,包括“有助於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案》強調將促消費與惠民生相結合,通過增收減負、優化供給、改善環境和完善政策等,著力解決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的堵點,使人民群眾能夠從豐富多彩、優質便利的消費活動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民生福祉的協同提升。
因地制宜 創新做法
《方案》的出台也為各地提振消費的具體舉措提供了指引。
北京日報客戶端關注到,在國新辦就提振消費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李春臨提到,今年以來已有不少地方就提振消費作出了動員部署,也有很多地方在探索和謀劃各種創新做法。李春臨表示,考慮到促消費政策涉及面廣、不同地方差異性較大,《方案》支持地方結合自身條件和資源稟賦等,積極探索務實舉措,在發展養老和托育服務、冰雪經濟、傳統民俗類消費、清理不合理的消費限制、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強化地方促消費激勵引導,及時將先進經驗做法上升到制度機制。
澎湃新聞轉載文章提到上海市對首發經濟的關注。近日,上海升級推出首發上海3.0版,共計十項支持政策,從展會支持、通關便利、財政激勵等多個維度加大扶持力度。根據首發上海3.0版政策,上海市將繼續優化進口首發新品通關服務,建立首發、首秀、首展的進口商品通關便利“企業服務包”機制,提供更精細化的通關服務。在資金支持方面,上海將進一步加大對展會新品首發和高能級首店落地的扶持力度。提升展會新品首發能級。對舉辦首發活動的參展商按照實際投入總額,給予不超過30%、最高50萬元的補貼﹔對“首發上海”活動期間發布的,最高補貼提升至60萬元。
潮新聞報道,日前,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公布了《大力提振和擴大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浙江省將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力爭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以上。為了讓老百姓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浙江省推出不少實招。如針對汽車消費,浙江省將繼續支持汽車置換更新,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1.5萬元/輛、燃油車最高補貼1.3萬元/輛。為了讓老百姓吃好,浙江省將推動地方因地制宜布設便民早餐車、社區早餐店、社區食堂等,實現社區居民“5分鐘可達”。同時鼓勵地方加大餐飲、購物、文化旅游、家政、健康等消費券發放力度。根據規劃,2025年,浙江省將累計培育省級智慧商圈20個以上,累計改造提升特色商業街、步行街70條以上。另外,2025年,浙江省將動態培育放心消費商圈和高速公路服務區500個以上,放心商店、網店、餐飲等20萬家以上,線下無理由退換貨服務承諾單位9萬家以上。
據人民網報道,為進一步提振消費,山東省青島市打出文旅“組合拳”。近期,《青島市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出台,從需求端、供給端、政策端協同發力,推出拉動文化和旅游消費的系列舉措,今年計劃舉辦各類文旅消費活動不少於1000場,落實消費券發放等文旅優惠1000萬元以上。當地的極地海洋世界、青啤博物館等熱門景點,“夜游浮山灣”海上航線,還有品質展覽演出等,都推出了專屬優惠券。消費券使用規則更加靈活,不同場景消費券可疊加,覆蓋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全流程。豐富多元的文旅活動將貫穿全年,並舉辦各類高端活動,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吸引八方來客。為讓游客消費更舒心,青島市還全方位提升消費環境,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讓演藝和展覽空間更具吸引力,為消費增添新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