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灣裡錳礦上新 四川近十年單礦體資源量第一

四川地質找礦,再出重要成果!
3月11日,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下屬四川省第五地質大隊(以下簡稱“五大隊”)承擔的四川省青川縣毛灣裡錳礦普查項目順利通過省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評審。這為四川省“十四五”期間錳礦找礦目標任務提前完成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技術人員在老硐內進行地質編錄工作。受訪者供圖
評審結論顯示,四川省青川毛灣裡錳礦普查項目在普查區內探獲錳礦石推斷資源量462.8萬噸,同時在該普查區與南鄰採礦權區之間空白區估算錳礦石推斷資源量143.9萬噸。這一成果對於降低我國錳礦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戰略礦產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上述項目自2023年7月啟動,依托產學研合作進行深入研究,並多次實地求証后,在ZK3609鑽孔中進行驗証取得新突破,發現了4個韻律層,圈出5個錳礦(化)體,打破了前人對“石坎式”錳礦體規模較小的認識,証實了寒武系邱家河組地層中不是單層錳礦分布特征,具有多層、多次交互式的特點,解決了困擾川西北錳礦區域研究50余年的困惑和難題,提供了新認識,更提升了區域找礦空間。
據統計,截至目前,四川省“十四五”期間新增錳礦資源量816.62萬噸,完成率達102.08%。經過多方不懈努力,該項目單礦體資源量規模達到中型,位列當前川內單礦區錳礦累計資源量第二、近十年川內單礦體資源量第一。該項目不僅提前9個月完成工作任務,更助力四川省提前完成自然資源部下達的錳礦“十四五”目標任務。
項目人員在野外開展地質剖面測量工作。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四川省地質局始終把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作為“一號工程”持續用力攻堅,舉全局之力推動全省戰略性優勢礦產資源增儲上產。五大隊在聚焦深邊部、拓展空白區的過程中,實施了《平武-青川錳礦勘查選區研究》《龍門山北段錳礦沉積環境及成礦規律研究》等科研項目,深入研究區域成礦背景和成礦條件,總結成礦規律,其礦區勘查成果為建立國家大型錳礦資源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