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發布首批醫療康養領域機器人需求清單
22類機器人有望“任職”養老院

3月12日,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民政局、市衛健委主辦的成都市機器人醫療康養場景應用供需對接會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舉辦。會議旨在進一步深化“進解優促”“立園滿園”行動,通過場景發布、產品展示和需求對接,搭建政企協同創新平台,助力機器人企業與醫療康養領域深度融合。
共涉及22類機器人
醫療康養領域首批需求清單發布
會上,成都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分別發布了首批機器人進養老服務機構、進醫院場景需求清單。其中,機器人進養老服務機構涵蓋了適老化展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安全巡訪、情感陪護等多個方面,共涉及4家養老服務機構、5個項目。機器人進醫院則圍繞醫療輔助、智能導診、精准康復、藥物配送等方向涉及9家醫療機構、10個項目及4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據統計,兩項清單共涉及22類機器人。
記者梳理清單發現,上述機器人不僅需要勝任醫療、康養機構傳統場景,應付“腦力”和“體力”勞動,也對“情商”提出了需求,例如“情感陪護”,這也意味著,以AI賦能,更有“人情味”的機器人,將具有更大商業價值。
參加完對接會,華西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總經理孫淼很是振奮。“隨著AI技術的發展,智能機械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多。這次對接會為醫療機器人企業與醫院、康養機構建立起溝通渠道,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落地的溝通會。”
“我們不僅提出了自動消殺機器人的需求,更通過這次對接會增加了機器人在醫療領域應用的認知,接下來將進一步與企業溝通,深化場景落地應用。”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信息部副部長張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外,前期,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還梳理了包括醫療康養場景在內的第一批機器人產品供給清單,共涉及31家企業、87款產品,也為本次供需對接精准匹配了資源。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以及醫療資源緊缺的社會背景下,醫療、養老機器人已成為全國各地競相發展的新賽道。”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成都醫療、養老機器人行業影響力正不斷增強,眾多創新成果脫穎而出,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一月一主題”
推動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精准對接
會上,供需雙方企業、機構等圍繞醫療康養場景落地應用開展深度交流,企業紛紛表示通過本次供需對接會,與醫療、養老服務機構面對面交流,近距離“無縫對接”,將進一步為企業找場景、為場景找產品,推動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精准對接,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
據介紹,人工智能產業鏈是全市16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機器人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醫療康養領域,成都擁有華西等部省級以及市區兩級公立醫院等豐富的醫療資源,還匯聚了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具有頂尖科研實力的高校院所。
下一步,成都將按照“場景牽引、反哺迭代,基金助力、推動量產,聯合攻關、規模布局”的思路,凝聚部門合力,以全面開放真實應用場景為抓手,“一月一主題”組織用戶方和企業方開展機器人產品供需對接活動,動態發布一批成都市“機器人+”機會清單,“揭榜挂帥”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迭代”一批高科技、高質量產品,“創新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場景,全面構建產業鏈上下游“應用場景+科研機構+鏈主企業+鏈屬企業”協同創新模式,全力建設機器人“無處不在、無時不用”的產業生態雨林,加快打造全國具身智能產業場景創新應用高地。(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艷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