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非遺作品捐贈入藏中國國家版本館儀式舉行

3月12日,樂山非遺作品捐贈入藏中國國家版本館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樂山市委書記趙波致辭。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國際事務處處長、二級巡視員胡萍,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孟華出席。中國國家版本館副館長李攀主持。
3月12日,樂山非遺作品捐贈入藏中國國家版本館儀式舉行 記者 白建偉 攝
劉成勇代表中國國家版本館向出席儀式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中國國家版本館作為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肩負著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重要使命。開館以來,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守初心宗旨,聚焦收藏主業,面向基層、面向民間、面向海外,征集收藏中華文明典籍資料版本,得到社會各界廣泛支持,實物版本和數字資源征集成效顯著。今天收到的非遺作品版本,不僅凝聚著樂山人民的智慧心血與深情厚誼,更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重要實物見証。我們將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這些版本,充分挖掘其中蘊藏的價值,讓其成為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的一分子,在國家版本館永久典藏、永續傳承。希望樂山繼續支持國家版本館內容建設,廣泛傳播中華文明種子基因理念,促成更多優秀的中華版本入藏中國國家版本館,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趙波代表樂山市委、市政府,向中宣部版權管理局、中國國家版本館和四川省委宣傳部長期以來對樂山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樂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歷史薈萃、文化遺產璀璨。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用好用活地方特色版本資源,峨眉武術、沐川草龍、彝族漆器、犍為羅城麒麟燈等一批具有時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載體走紅出圈,嘉州文化在賡續傳承中持續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今天捐贈入藏的夾江手工造紙技藝是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五通橋根書藝術曾榮獲中國根藝美術界最高獎——劉開渠根藝獎金獎,它們承載著樂山深厚的歷史底蘊,也鐫刻著樂山獨特的文化符號。我們將以此次捐贈入藏儀式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論述,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扎實推進文化傳承發展各項工作,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夾江竹紙制作技藝 夾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五通橋根書藝術作品《金山銀山》 記者 楊心梅 攝
儀式上,趙波代表樂山向中國國家版本館捐贈夾江手工造紙技藝作品和五通橋根書藝術作品﹔劉成勇代表中國國家版本館向樂山市委宣傳部頒發捐贈証書。
儀式結束后,趙波一行還參觀了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中國國家版本館、四川省委宣傳部有關同志﹔樂山市領導郭捷,市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