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多名西部代表委員“喊話”青年人才

2025年03月11日09:5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多名西部代表委員“喊話”青年人才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來自西部省份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向青年人才“喊話”,發出“青春之約”。

  “呼和浩特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機遇的城市,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來到呼和浩特,感受這裡的魅力,追逐自己的夢想,與呼和浩特一道前行、共同成長。”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賀海東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向全國青年發出誠摯邀約。

  “一直以來,呼和浩特都將人才作為城市發展的底氣,全力聚人口、留人才。”賀海東介紹了呼和浩特的人才政策:從2021年的“吸引人才10條”,到2023年的“引人留人18條”,再到去年的“人才強市25條”,以及剛出台的“吸引人口集聚”政策。

  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2022年呼和浩特啟動“三年十萬大學生留呼行動”。賀海東說,目前呼和浩特已留住近14萬大學生。

  不管是委員通道、集中採訪活動現場,還是代表團開放日,不少來自西部的代表委員一有機會就推介當地的人才政策發展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張樹新曾經在交通部研究中心、跨國企業工作過,通過人才引進來到廣西、扎根西部。3月7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張樹新說,在廣西北部灣港這個充滿機遇的大舞台,青年可以積極參與到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運營和管理中,為國家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在多個代表團的開放團組會議上,關於青年人才的討論更為熱烈。

  在貴州代表團集中採訪活動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肖立書坦言,貴州地處西部、產業環境先天不足,人才儲備缺口比較大,高端人才緊缺。為了吸引人才,該集團創造條件、搭建平台,千方百計引才、育才、留才,設立“鳳凰引才”千萬專項資金吸引高端人才,引進行業領軍和專業博士團隊等高層次人才140余人,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推動“中長期激勵”“賽馬競爭”等激勵機制,激勵近千名關鍵核心人才干事創業。

  在廣西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桂電南寧研究院院長孫希延告訴媒體,青年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應通過科教協同和產教融合,培養更多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青年人才。

  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服務人才。全國人大代表,民進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大學教授鐘代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了一次產才融合的生動實踐。

  “我們在重慶市沙坪壩區的調研中發現,近年來這裡匯聚的青年人才大幅增加,主要是區裡做好了這三點:求合作、搭平台、搞服務。”鐘代笛說,沙坪壩區盤活轄區高校資源,與校方達成6項合作機制、設立10余個創新平台,還以“校門對廠門”的方式促進技術交流與成果轉化,將居住、教育、醫療等“軟服務”落在實處,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

  “我們盯住的就是青年人才最關心、關注的問題,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賀海東說,年輕人到陌生的城市,首先看有沒有發展前途,再看城市宜不宜居,還有就是看保障到不到位,“我們緊扣這幾個問題,拿出強有力措施,解決好年輕人的后顧之憂”。

  賀海東介紹了呼和浩特這幾年著力做的幾項青年工作:解決青年“就業”問題,建立校地聯絡機制,開展“百場招聘”“丁香扎根·就在青城”就業創業服務等系列活動﹔拿出“真金白銀”助力青年就業創業,針對在呼就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分別給予不同額度的人才獎勵﹔保障青年“住房”問題,三年提供1.84萬余套保租房、3000余套公租房,購買首套住房給予1%的購房補貼……

  2024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專門針對青年打造了價格低、品質高、配套全的超大型“青年社區”,讓在呼市生活和工作的年輕人“來時一個包,安下一個家,共建一座城”。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這是一種雙向奔赴,更是一個雙贏的選擇。”賀海東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