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蘇華:多力齊發,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教育,關乎千家萬戶、民族未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特別關注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發展舉措: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學位供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全國政協委員蘇華。受訪者供圖
“這些舉措回應了百姓關切,彰顯了民生溫度。”蘇華認為,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在以下幾方面發力。
“首先要加快實施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三年推進路線圖。”蘇華強調,要緊扣《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重大部署,組織開展教育強國建設試點工作,明確各項試點的實施主體和責任,形成從系統謀劃、組織實施、總結推廣到完善制度的全鏈條機制。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結合,推動地方和學校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果,轉化形成規章制度、政策文件、標准規范等,切實發揮好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以改革創新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激活力、添動力。
蘇華指出,要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加強農村教育投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快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努力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統籌配置城鄉教師資源,通過穩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強鄉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和自豪感。要用好數字化技術,發展遠程教育,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在職業教育方面,深化職教改革,構建高質量職教體系,不斷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職業本科發展、完善現代職教體系,是保障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供給的重要舉措。要逐步擴大職業本科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招生規模,增加對社會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供給﹔進一步優化“職教高考”制度,完善中職、高職、本科和專業碩士縱向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探索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促進職業技能等級証書與學歷証書雙向認定制度落地見效,推動職普融通,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水平。
蘇華還強調,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職業院校辦學能力和服務水平。
“我們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以支撐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為價值導向,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涵養師德師風,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優化兼職教師管理,推進教師評價改革,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投入的支持重點。建立健全行業企業參與‘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推動校企共建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實施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優化‘雙師型’教師認定、聘用、考核等評價辦法,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凸顯實踐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蘇華說道。
此外,還要發揮職業教育國際化合作優勢,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暢通職業教育國際化合作的政策堵點。要大力推動職業院校跨境合作,深化與“走出去”企業合作,助力企業行穩致遠。要加強“職教出海”綜合能力建設,尤其在國際標准研發、國際化師資隊伍、教材和課程資源建設上下足功夫。制訂國家層面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管理制度,為“職教出海”提供行動指南和操作手冊。
來源: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 記者 何佳欣 周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