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國內首條全智能鋼結構部件生產線5月投用

2025年03月11日08:15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鋼鐵生產線上演“機器總動員”

  未來的智能化產線有多“聰明”?在四川簡陽經開區的五冶集團(成都)建筑科技產業園鋼結構智造基地內,即將於5月上新的國內首條全智能鋼結構部件生產線打了樣——生產線上看不到人影,原料鋼板從上料、打碼、切割、揀選、輸送到裝焊,全程通過MES與中控系統的調配進行物料的加工生產,並應用數字孿生將現場生產的實時狀態傳輸至中控室大屏,全面實現無人化鋼結構部件生產。

  不只是綠色建筑產業。在全球最大的風電軸承制造基地,二期項目3條產線計劃6月達產。“成都造”風電軸承加速提升產能。

  一個個重大項目不斷“上新”,展現出成都“智”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良好態勢,為產業建圈強鏈注入強勁動能。

  國內首條全智能鋼結構部件生產線5月投用

  亞洲最大單體建筑成都環球中心、網紅打卡點五岔子大橋、世園會五大核心場館……在成都,多個大型地標建筑、創意建筑的“鋼筋鐵骨”均來自五冶集團(成都)建筑科技產業園鋼結構智造基地。如今,該基地傳來新進展——國內首條全智能鋼結構部件生產線已進入整機安裝階段,本月內完成包括智能程控行車、激光智能下料等所有硬件實施,5月即將投用。

  下料、組立、焊接、矯正……智能化鋼結構生產線上,大型機器低沉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各生產環節高速運轉。在三、四車間前方的打圍區域內,部分機械已就位,技術人員正抓緊進行產線調試。

  “這是國內第一條全智能鋼結構部件生產線,主要生產1米以下的鋼結構部件。該產線可通過MES系統串聯智能行車、AGV智能配送小車等自動化設備,可實現無人狀態下的數控切割、自動分揀和智能配送,較傳統工藝生產效率可提高30%。”五冶集團(成都)鋼構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機器人自動化裝配系統等智能‘黑科技’也將上馬,在同一工作站可同時完成裝配和焊接工作,極大提升標准化鋼構件生產能力。”

  記者了解到,達產后整個基地年生產能力可達16萬噸,為“成都造”在高層和超高層鋼結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橋梁鋼結構以及異形鋼結構領域增加競爭優勢。

  大型軸承高質量智能制造基地一期6月投產

  智能化生產線上,經過車加工、磨加工、熱處理等十幾道大工序后,泛著锃亮金屬光澤,大小不一的軸承按不同規格快速打包入庫,等待應用於軌道、風電等不同領域……走進位於歐洲產業城的天馬精密,趕訂單、忙生產的節奏拉滿。“風電軸承是風電機組的核心部件。隨著風電軸承自主化推進,天馬精密兩個主要產品變槳軸承和主軸軸承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今年全年的訂單已排滿,基地正全力以赴忙生產。”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小軸承背后是“成都造”實力的提升。記者了解到,目前天馬精密產品的交付量已達到全球第一,佔全球市場新增裝機容量的30%,其中海上風電全球佔比已近50%,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軸承制造基地。

  廠房對面,天馬大型軸承高質量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天馬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達50億元,用地面積約為385畝,預計2027年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將購置安裝精密制造高端裝備約120台套,建設國際領先水平的風力發電機主軸軸承生產線6條。

  “目前該項目一期主體完工,兩條變槳軸承生產線和一條主軸承生產線計劃6月達產。投用后,將實現年產3000台軸承目標。”該負責人介紹說。(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丹)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