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高科技產品迎來新進展
成都兩款AI大模型通過國家備案

成都高新區AI創新中心。受訪單位供圖
草木蔓發,春山在望,初春時節,城市新區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在四川天府新區,由天府永興實驗室孵化企業四川清元華創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新一代絕緣子在國內多條輸電線路挂網運行﹔在成都高新區,2款“成都高新造”AI大模型完成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
一個個高科技產品和重大項目的新進展,為城市新區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兩款AI大模型
通過國家備案
記者近日從成都高新區獲悉,行者AI多模態大模型、TasiChat大模型2款“成都高新造”AI大模型已完成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
據悉,此次通過備案的行者AI多模態大模型由成都高新區企業成都潛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是面向數字文娛產業構建的多模態垂類大模型。該模型不僅能降低數字內容創作門檻,還可賦能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政務等多元場景,目前已積累近千家B端用戶,服務覆蓋上億人次。
同樣通過備案的TasiChat是一款融合語言模型和語音模型的多模態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借助於前沿的RAG和半監督學習技術,TasiChat能有效解決大語言模型在可靠性和訓練效率上的問題,為企業和用戶打造專屬的對話應用。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款AI大模型通過國家備案,將推動成都高新區AI產業持續發展創新。
“成都造”第四代硬質復合絕緣子
挂網試運行
“我們公司第四代硬質復合絕緣子的研發,目前已收到意向訂單,預計將於2028年前實現銷售額1.0億元。”天府永興實驗室新型電力系統研究中心領軍科學家、四川清元華創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治說。
據悉,絕緣子是架空線路和輸電線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起到隔絕高電壓的防護作用。“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電網規模的持續擴大,輸電線路逐步走向高海拔、大溫差等嚴苛氣候地區。”李治介紹,絕緣子此前使用的3代材料分別為瓷、玻璃、硅橡膠,但在實際產業應用中,上述材料制成的絕緣子因材料特性存在不同的短板。
針對這些問題,基於天府永興實驗室成果轉化項目新研發的第四代硬質復合絕緣子,為環氧樹脂基復合絕緣材料,相比瓷、玻璃絕緣子,具有明顯的防污閃和運維成本優勢﹔相比硅橡膠絕緣子具有更好的機械可靠性,“目前,我們的產品已在重慶武隆、廣東清遠、河南濮陽等地挂網試運行。”李治表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白洋 李菲菲 吳怡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