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科學院院長: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全世界

“在科學和其他眾多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近日舉辦的區域國別論壇之“全球名家”活動上,墨西哥科學院院長何塞·施雅德回答現場提問時,如此評價中國目前在基礎科學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的進展。
施雅德表示,以數學領域為例,多年前中國本土數學發展尚不明顯,當時雖已有杰出數學家,但很多在海外。如今,中國在許多方面已變得非常強大,而且持續發展。同樣,在其他科學領域,中國正在迅速趕上,並變得越來越強大。
施雅德是一名享譽世界的數學家,其研究領域包括奇點理論、動力系統和復雜幾何,2021年曾獲由美洲數學委員會每4年頒發1次的所羅門·萊夫謝茨獎。他還在20世紀80年代擔任墨西哥數學會主席期間創立了墨西哥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他介紹,此次來中國的目的是促進墨西哥與中國之間的學術交流、建立獨立創新的知識體系,進而更好地幫助墨西哥實現自我發展,為拉丁美洲國家構建自己獨立的知識體系作出貢獻。“我們知道和墨西哥相比,中國更強大,但墨西哥也可以分享一些專長,了解如何促進彼此共同發展。”
數學的實用性和有趣性,貫穿了施雅德的演講始終。“我們經常會問,數學有什麼用?其實大家可以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施雅德舉例說,從現在大規模應用的人工智能工具,到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銀行卡支付,背后都是以數學作為支撐,這意味著人們需要了解新的數學知識,進而更好地了解世界的變化和發展。
“更好地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意味著也許可以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施雅德找到的理論工具是“建模”。他認為,變化或者說運動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可以通過建立數學模型,汲取數學學科的有效信息,利用建模成果更好地了解研究的問題。
施雅德還提到,在理工科研究中,人們可能會更多關注科技發展本身。但是,所有的數學最后都要走向應用,這就要求發揮社會科學的作用,用好科技發展的成果,做好相應規劃。
被問及如何看待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所處的國際水平時,施雅德認為,人工智能在數學的推動之下正在改變全世界,整體來看,人工智能對改善人民福祉是有益的,“比如,我們看到中國的科學技術在發展,這些技術得到良好應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他也提醒,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雙面性,要確保其影響是積極的,防范人工智能被濫用的風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實習生 李奕喆 記者 陳小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