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義烏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落地,部分改革舉措已率先實施——

“世界超市”開啟新一輪國際貿易改革

本報記者 孔德晨
2025年02月25日09: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新春開市第一天,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商戶在店鋪門口張貼新春橫幅。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2月9日,義烏小商品城新春開市,客流量高達23.5萬人次,創下開市首日歷史新高,市場內一片繁忙,交易氛圍熱烈非凡。

  去年底,國務院批復《浙江省義烏市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義烏的國際貿易發展迎來全新機遇。

  目前,義烏市場匯聚全球210多萬種商品,帶動210萬家中小微企業發展,並與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每年來義烏採購的外商近60萬人,駐義烏外商達2.8萬人,線上還有電商等新業態主體超65萬。

  此次綜合改革將如何重塑義烏國際貿易格局?又會對中國乃至全球貿易產生何種影響?記者進行了採訪。

  

  生意紅火,機會更多

  新春開市,義烏眾多商家迎來“開門紅”。力天玩具老板娘陳美君笑著說:“過年期間我們就盼著開工,早早通過線上平台接單了,預計今年銷量比去年能多10%左右!”五區經營戶老裕祥老板娘項雪同樣忙碌:“過年那幾天,我一直在微信上給客戶發新款圖片,今天8間店面全開,客戶訂單不斷,對今年生意我信心十足!”

  海外採購商紛至沓來。來自倫敦的採購商Chris先生,已在義烏採購十年,他興奮地說:“我每年都會來採購100多個集裝箱的貨物,從珠寶到五金產品都有。這次開市看到好多新產品,准備大採購一番。”採購商們加大採購力度的意向,為市場持續升溫。

  另一邊,義烏市金尚日用百貨商行的老板娘張施丹正忙著趕制訂單。春節前夕,中東客戶訂購的兒童吸管杯市場反饋良好,趕在齋節前又追加訂單,這也是開市后的首筆“大貨”。張施丹介紹,如今市場變化快,企業每月至少推出1—2款原創產品,每年新品超1000款,還會結合客戶本土市場特色開發產品。

  據介紹,早在2011年,義烏就承擔了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任務,成為我國第10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改革讓義烏以小商品撬動全球大市場,以小企業帶動產業大集群,以小體量激活區域協同大發展。

  通過十多年改革實踐,義烏出口額從2010年約200億元到2023年突破5000億元,增長超24倍,為廣大中小微主體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搭建了共享平台,為穩外貿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得益於改革,義烏也快速發展成為一個常住人口近200萬(190.3萬)的Ⅱ型大城市,出口規模從全國的1‰提高到1/50,快遞業務量10年翻了近30倍,佔全國1/12。

  新一輪改革的《總體方案》部署了深化市場採購貿易改革、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完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5個方面97項具體改革舉措,旨在支持義烏在制度型開放上闖新路,推動“買全球”“賣全球”雙向發力。許多商家已知曉《總體方案》的出台,在他們看來,這將給義烏的從業者帶來更多機會,也將使小商品城再上新台階。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對記者說:“這一方案的出台,是國家基於義烏在國際貿易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所作出的重要決策。義烏作為全球小商品貿易的重要樞紐,通過此次改革,將進一步釋放其發展潛力,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在全球貿易市場的競爭力。同時,義烏的改革經驗也將為全國貿易創新發展提供寶貴的借鑒,推動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

  加碼“買全球”,升級“賣全球”

  此次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亮點頗多:

  ——推動進口貿易創新發展。“從歷年數據上看,義烏市進口規模相對出口明顯滯后。2024年,義烏市進口799.7億元,僅佔進出口總額的12%左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張永軍說。《總體方案》提出,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對符合條件的進口消費品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清單內商品通關流程。依托數字化平台加強消費品質量安全綜合管理,對清單內商品實行全流程溯源監管。在中國已加入的合格評定領域雙邊、多邊互認框架下,加大強制性產品認証(CCC認証)對國外檢測報告的採信力度。

  “依托出口貿易形成的物流設施網絡、信息網絡等開拓消費品進口渠道,豐富進口品種,義烏有著先天優勢。比如義烏每年接待數十萬境外採購商,他們同時也可以成為將其本國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引進中國的中間商。”張永軍說。

  ——深化市場採購貿易改革。《總體方案》明確,實行市場採購組貨人制度,將其納入市場採購貿易認定體系,優化市場採購日常監測、組貨管理及口岸申報流程。依托小商品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台,全面推進交易、物流、支付、融資等貿易供應鏈全環節數字化轉型。

  過去10年裡,義烏市場採購貿易出口額總計超過2.58萬億元,年增長率達10.4%。2024年,義烏通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4717.6億元,已佔義烏市出口總值的80.1%,對該市出口貢獻率達94.3%。

  “義烏首創市場採購貿易方式,這一創新舉措目前已在全國22個省的39個專業市場復制推廣。”張永軍說,“推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迭代升級,可在完善市場採購組貨人制度、整合集拼服務資源、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強屬地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更好適應貿易數字化和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可加強與長三角等口岸協同,持續強化自身貿易樞紐能力,通過完善‘先查驗后裝運’的數字集拼監管模式,推動小商品倉庫管理實現高效的市場化運營。”

  ——構建安全可控海外服務網絡。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出海的形態正在從單一的產品貿易快速向海外並購、綠地投資轉變,義烏日益強大的全球化貿易網絡,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新一輪出海創造了良好基礎與條件。

  《總體方案》提出,鼓勵經營主體布局獨立站、線上服務平台等新型商業設施,集成數字營銷、尾程配送、售后服務等海外運營網絡。整合集拼組貨、航運訂艙等海運服務資源,發展“門到門”、“倉到倉”國際專線。“《總體方案》在金融服務、物流降本、標准建設、引才育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突出強化平台支撐。可以預見,義烏有機會依托其遍布全球的貿易網絡和國際化人才,在支持中國企業布局全球產能、攀登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展現更大作為。”張建平說。

  “迫不及待想搭上這趟‘改革快車’”

  小商品如何帶動大市場?

  張建平認為,義烏是中國國際貿易的一個縮影,其蓬勃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制造業的強大實力和中國市場的巨大活力。“義烏憑借強大的小商品貿易實力,成為中國國際貿易的關鍵窗口與世界連接的重要紐帶。從這裡出發,海量小商品走向全球,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也匯聚於此,再流向中國各地。義烏的貿易模式創新和發展,不僅推動自身經濟增長,也為中國其他地區的貿易發展提供了借鑒。”張建平說,隨著《總體方案》的實施,義烏國際貿易迎來新機遇。“義烏將通過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貿易數字化等舉措,進一步增強在全球貿易市場的競爭力。這也將帶動中國小商品貿易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升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

  自《總體方案》獲批以來,義烏已經率先落地實施了一批改革,成效初顯。

  從進口玩具認証時長由20天縮至5天,到啟用首家品牌出海集合店,開業5小時簽約訂單達1.2億﹔從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開園,日票件量可達千萬單以上,到義烏機場納入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去年12月25日,義烏就已迅速落地本輪改革的首個創新舉措,‘義烏進口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首單落地義烏國際商貿城。”義烏市商務局副局長朱曉棠介紹。

  試點從現有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中,選取了國外成熟流通、國內市場需求大、消費者已廣泛使用的商品,制定首批正面清單,涵蓋玩具、日用雜貨、家電等品類。依托全流程數字化聯合監管平台,對於清單上的商品,能夠提供“家門口”的檢測認証一站式服務,實行便利化通關。首單3類商品檢測認証效率提升了75%,費用成本下降了15%—30%。

  敢闖敢試的義烏商戶們更是躍躍欲試。“聽說方案裡有很多支持貿易發展的政策,尤其是在貿易數字化方面,這對我們拓展線上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肯定有很大幫助,我們已經迫不及待想搭上這趟‘改革快車’了。”張施丹表示。

  “展望今年中國國際貿易走勢,盡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但中國憑借強大的制造業基礎、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以及積極推動的貿易自由化舉措,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張建平說,“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義烏此次改革將為中國貿易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帶動中國國際貿易在全球貿易格局中不斷提升地位,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