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四川騰達鎮官井村:一片葉子鋪就鄉村振興路

2025年02月20日17:3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俗話說:“五九六九,河邊看柳”,立春過后,天氣一天天開始暖和起來。

走進四川省宜賓筠連縣官井村,滿山遍野的茶園開始吐露新芽,一派生機盎然。

隨著天氣轉暖,一年一度的採摘工作即將開始,官井村黨總支書記陸學隆每天最關心的就是茶園裡茶葉的長勢。

官井村茶園。筠連縣騰達鎮人民政府供圖

官井村茶園。筠連縣騰達鎮人民政府供圖

“2024年,我們種植茶園6000畝,年銷售茶葉300多噸,茶農收入2000多萬元,綜合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陸學隆說。

據統計,目前,官井村生態茶葉種植面積達6000畝,有茶葉加工廠和加工作坊6家。產業發展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該村在產業布局上擴大“朋友圈”,組建了由村集體經濟公司、農民專合社、茶葉企業、種植大戶、黨員干部代表組成的“茶產業發展聯盟”,建立了茶園管護和鮮葉交易合作社,推行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模式。不僅如此,還組建了官井村茶產業發展小組,加強同筠連縣農業農村局、茶葉專家、茶企老板、農民群眾的交流溝通,進一步集思廣益,找准並解決資金、技術、土地等方面問題。

“有了村裡的統一規劃引領,我種植的烏牛早(茶葉)一畝地平均產值達到了8000元左右。”茶農陳偉說,這才換來了“一片葉子富了一家、富了全村”。

有了規劃先行,官井村的另一法寶就是打好要素保障“組合拳”,精准發力添動能。一方面,為確保土地保障有效,發動群眾把空閑地、原茶地、殘次林4000多畝改造用於茶產業發展,組織茶葉企業、專合社通過新建或改建等方式擴大再生產﹔由村級集體公司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600畝以上集中連片發展。另一方面,為確保資金支持有度,落實銜接資金、產業發展資金200多萬元,建設標准化示范茶園150畝﹔積極協調5家金融機構為茶企茶農提供“好茶貸”產品,其中茶企融資貸款超過200萬元。此外,該村還在技術支撐確保精准有力,廣泛邀請四川農大專家、市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本地茶藝人採用“理論教學+現場示范”方式,從種茶、管理、採摘、加工等方面進行專業培訓。

茶葉吐新芽。筠連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茶葉吐新芽。筠連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科學規劃、要素保障上做好基礎工作的同時,官井村拓展渠道增效益。據悉,當地以扶持龍頭企業為抓手,鼓勵引導茶產業從一家一戶鬆散型發展向“公司(協會)+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集約化發展轉變,帶動農戶實施標准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目前,全村茶產業經濟實體組織15個,帶動1500余人共享共建,戶年均收入增加2萬元。

“一片葉子,要想轉化為經濟效益,關鍵還得靠市場,長在枝頭再好也沒得用,我們借力品牌銷售,用好‘筠泉茗茶’縣域公用品牌,形成龍井、香茶等茗茶系列產品。”陸學隆說,茶葉已銷往浙江、成都、重慶等地,品牌增值1000余萬元。( 朱虹、張華、彭源浩)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