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樂山工匠吳倫飛:匠心助推樂山綠色化工高質量發展

2025年02月17日12:0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初春二月,位於樂山市五通橋區的福華通達化學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福華化學”)農化循環產業園內,自動化生產裝置正高效有序地運轉,草甘膦原藥源源不斷地裝車發往宜賓港,最終銷往世界各地。在這片繁忙而有序的生產景象背后,離不開技術創新和匠心精神的堅實支撐,而福華化學副總經理、研究院副院長、工程師吳倫飛正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作為樂山綠色化工重點產業鏈的龍頭企業,福華化學是全球綜合性化學品企業的佼佼者,其草甘膦產能更是位居全球前三。今年43歲的吳倫飛,是公司草甘膦技術帶頭人,全面負責公司草甘膦、草銨膦等核心產品的生產管理和研發管理工作。他深耕行業近20年,憑借對工藝的潛心研究和不懈探索,在草甘膦母液處理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近年來,他帶領團隊秉承公司“綠色低碳、數字賦能”發展戰略,持續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深化循環產業鏈建設,有力助推公司及樂山綠色化工高質量發展﹔先后榮獲四川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和第三屆“樂山工匠”稱號。

吳倫飛巡查生產設備。樂山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技術創新:破解行業“卡脖子”難題

在福華化學農化循環產業園內,吳倫飛身著綠色工裝,穿梭在生產現場,仔細巡查每一處細節,並不時與員工交流,確保生產流程萬無一失。

在氧化分廠的雙極膜電解裝置前,吳倫飛停下腳步。他指著眼前先進的設備,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雙極膜技術,可以將草甘膦廢水中的氯化鈉轉變為鹽酸和液鹼,徹底解決了行業含鹽廢水處理的痛點。”這項技術不僅實現了氯元素和鈉元素的循環利用,還為公司每年創造了13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吳倫飛主導完成的甘氨酸法無鈉高純草甘膦原藥技術,更是突破了行業“卡脖子”難題。該技術在生產高品質草甘膦原藥的同時,將草甘膦母液中的各項副產物有效分離,得到了3種高價值副產品,推動了磷資源的高效高值利用,對草甘膦產業技術水平提高,具有重大意義。生產的無鈉高純草甘膦原藥獲得歐洲客戶高度贊賞,為公司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吳倫飛談道。在福華化學工作的10多年時間裡,他始終保持著對學習的熱情和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帶領團隊潛心鑽研草甘膦工藝技術創新,主導的技術創新申請專利6項,授權專利3項,為公司技術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溶媒回收在線技術、氯甲烷尾氣變壓吸附回收技術等多項創新成果,不僅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為行業的綠色轉型樹立了典范。

“每一項技術創新的背后,都凝聚了眾多的努力和付出。”吳倫飛的同事胡通海回憶,“吳總帶領我們在實驗室和生產線之間奔波,反復試驗、優化工藝。他對待技術的嚴謹態度和匠心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

吳倫飛介紹雙極膜處理草甘膦廢水技術。樂山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擔當奉獻:滿腔熱忱助推高質量發展

日前,在福華化學的生產車間裡,吳倫飛正站在年輕員工面前,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經驗為他們授課。

“隻有將技術和經驗傳遞下去,才能為行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吳倫飛表示。

“無論是新來的大學生還是普通員工,吳總都會親自指導,幫助大家快速成長。他總是樂於分享他的經驗和知識,讓我們受益匪淺。”福華化學氧化分廠廠長景凡感慨道。

吳倫飛還組織編寫了多部技術手冊,將草甘膦生產工藝的關鍵環節系統化、標准化,為行業技術傳承提供了寶貴資料。通過“傳幫帶”,公司一批年輕技術骨干迅速成長,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

在工作中,吳倫飛始終勇於擔當、樂於奉獻。2022年,公司啟動自動化改造項目時,他帶領團隊頂烈日、戰高溫,始終堅守在施工一線。“那段時間,吳總每天都和我們一起在現場,從早忙到晚,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福華化學生產管理部經理周曉林回憶,“正是這種與時間賽跑、與困難作戰的精神,確保了每個自動化改造項目如期完工驗收。”

此外,吳倫飛還積極推動公司智能化、數字化建設。從2016年開始,他組織進行草甘膦智能化建設,並於2023年成功完成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這一成果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為行業樹立了智能制造的標杆。他還主導實施了11個“兩再”(再提升、再突破)項目,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化學服務美好生活,未來還有更多挑戰等著我們去攻克。”吳倫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我將帶領團隊繼續以匠心精神引領技術創新,推動福華化學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目標邁進,為樂山邁向千億綠色化工目標貢獻力量。”(張清)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