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年一大會、一月一院士、一周一專家”標准,巴中為青少年擺下科普視聽盛宴
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城”

2月15日到16日,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在巴中市舉行。大會由虛擬現實視聽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中國(成都)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管委會、巴中市政府等共同主辦。為期2天的活動,圍繞航空航天、大國重器、工業智造、歷史科考等十大前沿主題,通過虛擬現實、超高清影像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將科學知識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科普視聽內容,探索科普與文旅產業、現代視聽產業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9年,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都將在巴中舉辦。按照“一年一大會、一月一院士、一周一專家”的標准,巴中將每年舉行近100場知識講座、科普視聽等活動,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城”。
與科學家面對面
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
此次大會會場設在剛投用的國家級科普視聽創新應用產業基地——恩陽科普大視界。該園區依托中國(成都)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和虛擬現實視聽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兩大國家級視聽產學研平台,打造沉浸式數字光影科普視聽場館群落,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轉化為趣味互動體驗。
“火山是一種重要的自然地理現象,在已知的太陽系行星及其衛星中幾乎都發現有火山,你們可能也見過火山……”2月15日大會開幕當天,恩陽科普大視界園區裡近千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為青少年帶來一場名為《走近火山,解密宇宙奧秘》的主題講座。
在兩天時間裡,20位院士、科學家圍繞“解密宇宙奧秘”“中國高鐵的創新與發展”“解鎖AI超能力”等主題舉行了數場講座,吸引了上萬人次觀眾前來學習體驗。
“有機會現場聆聽幾位科學家爺爺的講座,太幸福了。”恩陽區的6年級小學生袁博川表示,今后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去探索世界未知的奧秘。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也組織了18名學生來巴中參會。該校科學老師汪凌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在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樹立科技報國的決心。
體驗科普視聽項目
促進“科技+文旅”產業融合
“太刺激了,球形的屏幕特別有沉浸感。”2月15日下午,在恩陽科普大視界園區,剛體驗完飛翔影院的張偉意猶未盡。
該園區建有全國最大16K沉浸式超高清LED球幕飛翔影院,屏幕面積約800平方米,相當於2個標准籃球場﹔配備7D動感座椅,可以模擬失重感、吹風、噴水、噴霧等特效,觀眾無需佩戴任何設備,即可擁有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
南江縣實驗小學學生杜忠瑞用“震撼”形容自己的飛翔影院體驗:“既能體驗月球登陸,與月球車、火星車‘零距離’接觸,又能和‘蛟龍號’一起潛到海底,尋找消失的亞特蘭蒂斯文明。”
而在園區的8K全息幻影劇場內,影片《科幻奇妙夜》,讓觀眾同北宋時期巴中籍著名天文學家張思訓一起,體驗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四川省天文科普學會秘書長、西華師范大學天文系副主任李靜說,劇場內各種關於天文知識的小短片,將科學的知識點巧妙地融入故事情節,“整體感覺非常不錯”。
新奇的視聽體驗項目吸引大量客流,帶動巴中全域文旅產業發展。據統計,從1月25日試營業到春節假期,恩陽科普大視界園區迎來了17萬人次入園、3萬余人次入館。園區附近的恩陽古鎮、登科公園、空港花海等景區也涌入不少游客,帶動消費超億元,推動科技與文旅產業的創新融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吉 巴中觀察 白川東 任星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