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彭山開展電動車消防安全宣教活動 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成都2月18日電 (趙祖樂、王曉紅)2月17日,眉山市彭山區消防救援大隊創新宣教形式,在轄區高級中學開展“電動車消防安全進校園”主題活動。活動通過“沉浸式”教育體驗與“互動式”知識傳授相結合的方式,為師生構筑起立體化消防安全防護網。
據悉,本次活動緊扣《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新國標要求,針對校園內普遍存在的電動車違規充電現象精准施策。在警示教育環節,消防宣傳員特別選取2023年全國范圍內發生的6起典型電動車火災案例制作專題片,通過三維建模技術還原電池爆燃過程,科學解析短路起火0.3秒內釋放高溫煙氣的物理特性。
“視頻中那個在樓道充電引發整棟樓起火的案例,讓我深刻認識到安全隱患就在身邊。”高二學生李娜在觀影后感慨道。
在理論宣教階段,消防教員創新採用“以案釋法+情景模擬”教學模式。通過拆解展示存在鼓包、漏液的鋰電池實物,結合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接報電動車火災2.1萬起,較2020年上升23.6%的嚴峻形勢,系統講解電動車選購、使用、報廢全生命周期安全規范。重點剖析”飛線充電”“人車同屋”“堵塞通道”等八大常見隱患,現場演示智能充電樁正確使用方法。
此外,為強化實踐能力,活動特別設置“安全衛士”實訓課程。在消防員指導下,學生代表還操作熱成像儀檢測充電器溫度異常,學習使用滅火毯處置初期火情。校方同步啟動“安全隱患隨手拍”行動,動員師生利用課間時間排查校園充電區域,通過”彭山消防”微信公眾號實時上報風險點。
“我們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新學期德育課程體系,計劃每月開展應急疏散演練。”該校安全辦主任王老師介紹,學校已著手改造地下車庫充電設施,配置智能煙感報警系統、干粉自動滅火裝置等安防設備。
彭山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表示,此次宣教活動是“消防安全開學第一課”系列行動的重要環節,后續將在全區23所中小學推廣“家校聯動”機制,通過“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輻射效應,筑牢民生安全防線。
據了解,眉山市彭山區自開展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專項行動以來,已推動建成集中充電場所127處,安裝智能充電接口2300余個,推動消防安全從“事后處置”向“源頭治理”轉變。此次校園宣教活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創新舉措,切實提升了師生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構建平安校園提供了鮮活樣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