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區:搶農時備春耕 奏響田野“進行曲”

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眼下正是抓好小春田管、大春備耕的重要時節。連日來,雨城區各地紛紛趕早春、搶農時、戰春耕,積極開展技術指導、農資儲備、土地翻耕……一幅幅春耕備耕的忙碌景象次第展開。
搶抓田管關鍵期
確保高產穩產
“現在長勢比年前好多了。”春節剛過,在隴西河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裡,雨城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葉小麗蹲在田邊,仔細檢查蓮花白的生長情況,不時用手輕輕撥開葉片,觀察其長勢。
菜田裡,蓮花白的菜苗葉片肥厚、顏色翠綠,整體長勢喜人。葉小麗補充說:“現在氣溫低,還是要加緊進行追肥,少量多次補充養分,增強菜苗的抗寒能力。”
為應對低溫和降雨對蓮花白生長帶來的影響,葉小麗指導農戶採取分段施肥的科學管理方法。初期使用有機肥促進土壤改良和根系發育,蓮座期改用均衡復合肥增強抗逆性,結球期再通過增加鉀肥用量提升品質。同時還建議農戶根據天氣,靈活調整施肥量,在低溫陰雨時減少施肥,避免肥料流失和菜苗受凍﹔在天氣轉晴時及時追肥,補充菜苗生長所需的養分。在葉小麗及其同事的精心指導下,農戶們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田間管理。如今,蓮花白長勢良好,農戶們對今年的蓮花白產量和品質也充滿信心。
當前,正值小春作物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雨城區農業農村局提前部署,緊緊圍繞“穩面積、增產量、提效益”的目標,成立了由35名農技員組成的春耕生產技術指導隊,以“課堂培訓+田間教學”的方式,因地制宜開展指導服務,為當地農戶全面講解農作物防凍抗寒、防病治虫和葉面追肥等種植、管理技術問題,確保夏季糧油高產穩產。
做好春耕備耕
保障“菜籃子”供應
近日,在雨城區多營鎮的蔬菜基地裡,轟隆隆的機械聲此起彼伏,當地村民嫻熟地駕駛著耕地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進行翻地作業,為后續播種玉米做好准備。
基地裡,秋冬種植的蓮花白個頭飽滿圓潤,村民們正搶抓時間採收,為春季種植留出土地。
採收和翻地有序銜接,田間地頭處處呈現出繁忙的勞作景象。
“我們基地主要種植辣椒、蓮花白、玉米等作物,現在一邊搶收秋冬蔬菜,一邊翻土犁地,確保3月份讓玉米順利下種。”基地負責人曹忠貴介紹。通過錯季種植的模式,基地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確保不同季節都有蔬菜上市,既保障了市場供應,又提高了經濟效益。
據了解,在大春時節,該基地作為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科研試驗基地,重點開展玉米品種選育,成功選育了川單99等優質高產品種,為農業增產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撐。小春時節,由當地蔬菜種植合作社開展蔬菜種植,2024年秋冬季,種植蓮花白150畝、秋辣椒50畝。目前,秋辣椒已全部採摘完成,每畝產量達3000公斤,畝產值22800元。蓮花白目前還在採收中,每畝產量達5000-6000公斤,畝產值達10000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基地蔬菜種植規范化、機械化程度較高,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基地還吸納周邊村民50余人從事蔬菜種植管理和採收等工作,帶動人均年增收1500元,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助力鄉村振興。
為確保“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雨城區積極引導蔬菜種植戶搶抓農時,做好蔬菜基地翻地、施肥等春耕備耕工作,同時加強蔬菜生產信息監測預警,指導農戶合理安排種植茬口,確保蔬菜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農資備貨忙
護航春耕生產
“上面有量杯,一定要按照標准用量使用。”在四川農大正紅農資店裡,各類春耕所需的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商品整齊擺放,不少群眾在店內購買種子、農膜等農資商品。銷售人員一邊忙著打包,一邊為前來購買農資產品的群眾講解種子培育、施肥、打藥等管理方法。
“這家店的產品品質有保障,我買得放心。”市民李在均在這家店購買農用物資已經很多年,他說,“每次,店員都會講清楚種植密度、用法、用量,我們根據這個種植方法種就對了。”
為加強農資產品監督和供應保障,雨城區積極協調農資經營企業調運儲備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產品,並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確保用上放心農資。
截至目前,雨城區已儲備化肥3144噸、農藥20噸、農膜45噸,完成玉米種子備案120個/次、40180公斤,水稻種子備案17個/次、843公斤。總體上,貨源儲備比較充足,能夠有效保障春耕生產需求。
春耕備耕的號角已經吹響,雨城區上下正以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搶抓農時,扎實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確保糧食生產開局穩,收益好。下一步,雨城區將加強小春農作物田間管理指導,春耕物資儲備和農資市場監督檢查,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培訓,確保春耕生產有序進行。
胡月 王海 楊超
市融媒體中心 徐怡
來源:雅安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