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成都經信打出破解新春用工難“組合拳”

2025年02月14日17:1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2月11日,為加快人才招聘、補齊用工缺口,在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蒲江縣工作專班的協調推進下,成都新朝陽、超德創科技等30余家工業企業帶著400余人的用工需求,出現在人潮涌動的蒲江縣2025年服務保障農民工暨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現場,現場簽訂多份就業協議。

春節假期結束后,企業開工復產節奏加速,企業“用工難”問題不同程度顯現。為破解成都企業節后“用工難”,常態化推進“立園滿園”“進解優促”重點工作,緊抓務工人員節后擇業的“黃金期”和企業復工復產“關鍵期”,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會同市人社局、市就業局等多部門,以“進解優促”新春行活動等為抓手,以專班形式深入各大工業企業調研解決企業復工招工相關工作,全力以赴、多措並舉做好2025年一季度工業企業用工保障服務,為奮力實現2025年全市經濟“開門紅”貢獻工業力量。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幫助1054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2.19萬人,穩定在崗規模63.24萬人,助推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搭、拓、優、促”,多措並舉穩就業、保用工

1月20日,成都全市經信新經濟系統啟動“進解優促”新春行活動,各產業鏈、各區(市)縣經信部門分頭進入近300家工業企業調研學習、組織座談、解決問題。

“走訪調研企業開工復產情況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部分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用人缺口。”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2025年全市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工作專題會議上的部署要求,全市經信新經濟系統、人社主管部門通過搭平台、拓渠道、優服務、促匹配等方式,著力破解新春“用工難”。

落實惠企助企政策,切實釋放政策紅利。出台多項針對性服務舉措,通過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招工成本補貼、招工成本補貼等方式,讓企業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強化政策宣講,提升人才政策終端抵達率和落地兌現率。

完善用工保障服務機制,實時對接用工需求。結合“進解優促”“立園滿園”“專精特新企業全覆蓋走訪”等活動,摸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招聘崗位和用工需求信息﹔通過就業服務專員“一對一”用工服務,精准實時收集、發布重點企業用工需求。

用好公共服務平台,為復工復產添薪加火。綜合運用“面對面”走訪、座談會等多種方式,了解人員就業情況和服務需求﹔運用全市公共人力資源市場、成都公共招聘網等線上線下招聘平台,推動崗位信息集中歸集、多點聯動發布﹔結合“回家就業”“春風行動”等活動,通過大型招聘活動與小型招聘活動結合、線上線下雙向聯動方式,搭建用工對接平台,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打出人才“引育留用”組合拳,激發產業發展源動力

2024年,成都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8%,工業技改投資增速38.6%、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這背后,離不開成都強大的人才“磁力”。

為貫徹成都市委市政府關於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通過制定實施系列政策,引導各類人才有序按需流動,將人才這一“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在人才政策制定方面,先后出台《成都市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關於進一步促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關於進一步促進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產業人才激勵和補貼政策。

在人才評選支持方面,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對牽頭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重點產業鏈人才計劃申報事項進行細化,明確領軍人才標准、遴選程序、進度安排等內容,促進政策的落地實施。

“下一步,我們還將推進成都市人才政策與產業專項人才政策的互通互認。”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將引導人才與產業更加緊密、高效對接融合,為產業發展賦智。

發布緊缺人才招引清單,實現供需精准對接

去年以來,為合理化促進人才需求與產業鏈環節點精准對接,成都瞄准優化調整后的30條重點產業鏈,緊扣產業細分領域和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細分出成都產業發展最為緊缺的582類人才需求清單,其中包括數字芯片設計師、智能傳感器設計工程師、無人機飛控系統研發工程師、有機液態儲氫研究員、生物大分子研發總監等125類三星緊缺人才。

“數字芯片、智能傳感、生物大分子研發等崗位需求的增加,則表明成都制造業正穩步邁向‘高端化’。”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通過多方面工作強化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如強化“人才+產業”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精准制定人才專項支持政策﹔深化“項目引才”“以才引才”等模式,實現人才精准招引,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通過支持數字化場景建設,增加智能制造工程師、數字化運營專員等中高端崗位,更好地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據悉,瞄准制造業中高端人才引育,2024年,成都已支持先導藥物、天府興隆湖實驗室等119家先進制造業企業、科研院所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327名,發放引進人才安家補貼2358萬元﹔支持利普芯、藥明康德、沃飛長空等16家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低空經濟領域企業通過獵頭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才,發放企業引才補貼101.64萬元。(舒文)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