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黑水:牦牛絨織出共富夢,中小微園區“鏈”起大發展

冬日裡的阿壩州黑水縣,空氣裡透著絲絲寒意,而在蘆花鎮的沃倫特美麗時尚有限公司廠區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分揀清洗、分梳制條......生產車間裡,一台台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高速運轉,調試人員在自己負責的區域依序開展壓水、開幅、成品定型等設備調試工序。
“牦牛絨完成從原絨、分梳絨到紗線等制作流程后,就可以制作成各類毛料服裝、圍巾等產品了。”該公司負責人李堅少說,新建的廠房於2023年9月開工建設,2024年9月竣工,10月開始生產設備調試,目前是全州唯一一家集收購、加工、開發、紡織於一體的綜合性專業牦牛絨混紡紗線生產基地,產品主要供貨給國內、國際知名的服裝大牌。
據介紹,牦牛養殖業是黑水縣重要特色產業之一,遍布全縣的高山牧場,為牦牛養殖提供了優厚的養殖環境,是黑水縣農牧民群眾實現致富增收的傳統產業。但因牦牛精深加工產業的缺位,大量牦牛絨沒得到有效利用。
為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2023年以來,黑水縣以浙江對口支援為紐帶,與浙江省海寧市主動對接,積極承接浙江加工制造等產業的梯度轉移,成功招引浙江沃棆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牦牛絨加工項目落地黑水。隨著總投資3500余萬元的黑水縣中小微園區標准廠房(牦牛絨二期)的建成投產,有效帶動了當地及周邊畜牧產業的發展,提高了牦牛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農牧民群眾就業增收和地方經濟的增長。
“現在,我們都把自家的牦牛絨統一拿到廠裡來賣,家庭收入增長了不少,附近村民們也通過在廠裡務工,實現了穩定增收。”村民楊初開心地說道。
牦牛絨產業只是浙川兩省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挖掘地方資源優勢,拓展特色產業,推進產業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黑水縣緊扣中央和浙川兩省對口支援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堅持以重大項目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支撐,與浙江對口幫扶資源密切對接,搭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中小微產業園區標准廠房項目載體加快推進,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發揮中小微產業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依托浙江產業優勢和企業資源,突出載體打造、招大引強、升規培育“三大路徑”,大力發展農特產品加工等綠色產業,加快打造特色生態農產品加工基地,培育形成特色產業集群。黑水縣中小微園區標准廠房(牦牛絨二期)的建成投產,預計年加工牦牛絨混紡紗線將超過3000噸,實現產值超2000萬元。
“下一步,黑水將與對口支援的浙江海寧等地更加密切對接,持續深化交流合作,以點帶面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多元布局、融合發展,招引浙川兩地更多企業入駐黑水,打造‘家門口的就業工坊’,為培育新增規上企業、提振全縣工業增加值提供新的動力源。”黑水縣發展改革和經信商務局局長陳林說道。(孔解)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