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雨城區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榮獲“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七個方面下功夫 不斷擦亮“雅安藏茶”金字招牌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名單,雅安市雨城區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入選,並榮獲“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稱號。
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位於雨城區中東部,園區面積12.78平方公裡,涉及3個鎮街1080戶3783人。園區以藏茶產業為主導產業、生豬產業為配套產業,著力在“建基地、創品牌、精加工、強實體、優服務、促融合、助增收”七個方面下功夫,是集基地、加工、科研、展示展銷、休閑旅游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
健全機制
“小農戶”牽手“大農業”
“再過幾天,等天氣暖和點,就該施春肥了。”雨城區草壩鎮塘壩村茶農何國正在查看茶葉發芽情況。他說,今年家裡的10余畝茶園採取“半托管”模式,通過與社會化服務隊伍合作,借助服務站和企業的力量,能更科學地管理和維護。按照茶葉目前的長勢,今年應該有個好收成。
何國正只是雨城區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中1000余戶農戶的縮影。
近年來,雨城區結合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數字農業等項目,建成“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茶農提供農機、農技、農資等全方位服務,實現茶園標准化管理,提升茶園管理水平。
同時,園區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基層供銷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合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茶農收入渠道拓寬至集體收益分基金、土地流轉得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入股經營有股金、鮮葉出售變現金五種方式。
2024年,園區23家茶葉初加工廠和7家精深加工企業共計加工茶葉950余噸,茶葉加工產值達10.58億元,茶產業綜合產值達12.95億元﹔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區平均水平22.06%。
何國正的10畝茶園成功搭上“順風車”,讓他有更多時間思考如何開展茶旅融合。
茶旅融合
“小產業”撬動“大業態”
走進雨城區雲台山藏茶現代農業園區,萬畝茶園接連成片,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場春雨過后,茶園更顯靜謐。
與茶園的清靜不同,旁邊2個省級示范農業主題公園——中國藏茶村和雲台山國家農業公園卻熱鬧非凡。游客們在景區內親身感受藏茶的制作工藝,體驗獨特的民族風情。
在新建成的雲台山低空飛行營地,融合了低空飛行體驗、懸崖露營、藝術與音樂、地域創新美食以及鄉野文創市集等元素,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茶文化與低空運動交融體驗。
“藏茶品牌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草壩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方夢茜表示,除茶葉加工外,還開發了藏茶精華液、藏茶飲料、藏茶火鍋、藏茶裝潢磚、藏茶文創產品等各類藏茶延伸產品100余種,遠銷海內外,茶葉質量不斷提升、產品銷路不斷拓寬。
據了解,雲台山茶文化科普教育基地、雲台山茶文化學院,累計開展各類培訓及研學活動58次。園區核心基地雲台山國家農業公園年接待游客50萬余人次,帶動周邊1000余人就業,藏茶產業對雨城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日漸顯現。
示范帶動
“小支點”推動“大發展”
近年來,雨城區將茶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持續發力,把弘揚優秀傳統茶文化、推動現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創新驅動型茶科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促進“雅安藏茶”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
依托草壩當地豐富的茶葉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園區大力發展“茶+沼+自流灌溉”“茶+沼+畜”等種養循環模式,形成“以茶帶畜、以畜促茶”的良性循環。
“園區共建成3個水肥一體化基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100%,綠色防控措施覆蓋園區10260畝茶園,畝均化學農藥使用量低於全區平均水平的18.64%。”雨城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程瑜涵介紹。
同時,園區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建設“1+1+1+N”模式智慧茶園管理系統,建成1000畝數字農業(茶園)物聯網科技示范基地,配套病虫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農事活動和追溯管理實現掌上操作、一鍵生產。引進2條藏茶連續智能化生產線、1條茶飲生產線,推動藏茶加工園智能化生產線提升改造、擴能增產。
2024年,“雅安藏茶”品牌價值達到33.38億元,實現“八連增”。下一步,雨城區將持續鞏固拓展市場,不斷擦亮“雅安藏茶”金字招牌,全力推動雅安藏茶高質量發展。(毛晏 雅安市融媒體中心 徐怡)
來源:雅安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