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揭榜挂帥”首批榜單出爐,40個項目拋出合作“橄欖枝”——
成果找市場 企業找技術

去年12月底,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雙向揭榜挂帥”推動成都科創生態島“四鏈”融合先行先試工作方案》,提出將通過實施“雙向揭榜挂帥”,到2027年支持揭榜項目500個以上。
2月8日,“雙向揭榜挂帥”首批榜單正式出爐。在當日舉行的四川省2025年“雙向揭榜挂帥”首批榜單發布儀式上,科技廳、經濟和信息化廳分別發布“成果找市場”“企業找技術”兩個榜單,共40個項目。其中,“成果找市場”榜單20個項目、“企業找技術”榜單20個項目。
遴選項目
產業聚焦度高,科研水平高
榜單中的項目從何而來?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以“成果找市場”榜單舉例,征集活動開啟后,首批征集471個項目,經投資專家、鏈主企業負責人、技術專家以及技術經理人等論証,遴選出轉化需求20項,再將需求細化,形成項目榜單和商業計劃書,明確合作模式、資金投入、利益分享、先投后股、企業孵化等重點事項。
遴選出來的項目有哪些特點?首先是產業聚焦度高。記者梳理發現,40個項目聚焦推動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需求,其中,“成果找市場”項目涉及醫藥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能源裝備、人工智能、低空經濟、軟件和信息服務、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方向,“企業找技術”項目涵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醫藥健康、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6條重點產業鏈。
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高性能全國產人工智能定制板卡開發”進行路演。“預期板卡研發成功,可帶動產業10億元以上的銷售收入。”該公司高級副總裁劉東介紹。
其次是科研水平高。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果找市場”項目中有近四成來自國省級科技獎勵成果等高水平科技成果,將有利於形成一批標志性創新產品。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帶來“無人機航空電磁深地探測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該研究所相關負責人顏世強介紹,這項成果將突破傳統地面探測的局限。通過對該成果進行轉化,可進一步實現增強探測深度和精度能力、提升續航時間和數據鏈路實時回傳等功能的更新迭代。
“從企業預期投入情況看,發榜單位多為我省重點產業鏈主企業和快速發展的行業優質企業,20家企業意向出資金額超過5.3億元,其中意向出資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6項。”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榜單項目對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程,提升重點產業鏈技術創新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都有積極意義。
保障落地
組建資金池,提供一站式服務
首批榜單出爐,如何保障項目落地是關注的重點之一。活動現場,四川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從資金支持、工作流程、服務保障、機制創新等方面,就“雙向揭榜挂帥”工作方案作了進一步說明。
比如,在資金支持方面,將首期安排資金12億元組建“雙向揭榜挂帥”資金池,單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可達2000萬元。再如,在服務保障方面,為揭榜項目提供工商注冊、技術轉移、合同登記、人才招聘、教育醫療等一站式服務,並專門為符合條件的揭榜項目人才提供1000套低租金保障性租賃住房。
此外,一些市州的負責人也帶來服務保障方案。
“我們將強化資金保障,支持項目加快落地。”綿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將組建首期規模3億元的綿陽“雙向揭榜挂帥”項目支持資金,對揭榜項目給予合同總金額最高40%的支持。此外,綿陽將進一步完善財政金融互動政策,實施創新積分制,探索先投后股的模式,為項目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創新服務也屢次被提及。成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成都將完善線上科創通+線下科創島服務體系,建強成都科創生態島孵化功能,提供科技政務、科技金融、成果轉化等一站式雲端服務。針對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關鍵環節——中試服務,成都將在2025年累計建成100個中試平台和概念驗証中心。
此外,成都市聯合有關市州進行了“四鏈”融合區域聯盟簽約,共同探索“研發+生產”“總部+基地”跨市域資源整合和利益共享機制,促進揭榜項目成果在全省順暢流動,全省“一盤棋”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下一步,四川將每季度“發布一批、揭榜一批、簽約一批”項目,推進目標任務落地見效,計劃全年落地項目150個以上。同時,統籌全省創新資源、產業資源,協調提供中試、技術交易、投融資、知識產權等配套服務,並組織開展裡程碑式考核,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杲 段玉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