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開年來,從首場到首站的密集活動,成都推動一批項目落戶、企業一投再投

為何引得企業紛至沓來

2025年02月02日07:54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何引得企業紛至沓來

  2025年的卷軸剛剛開啟,成都不斷簽約新的重大項目。

  1月20日,武田中國創新中心落地成都,這是全球領先跨國生物醫藥企業武田制藥在成都的又一重大布局。

  1月15日,GE醫療精准醫療國產化實踐基地暨GE醫療中國先進制造中心授牌儀式在成都舉行,代表著GE醫療在成都的投資邁出了裡程碑的步伐:全面國產進入了新階段。

  連日來,除了知名跨國企業持續加大對成都的投資力度外,國內不少具有“高”“新”屬性的科技勁旅、行業新秀也加速布局成都。

  新的一年剛開局,投資加碼、項目簽約的好消息接續傳來,背后凝聚著成都以起跑就沖刺的快速行動、頻密舉措,增強企業投資成都的信心。

  從首場到首站

  行動快速、力度加碼

  16場活動,與科技巨頭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聚焦產業合作、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三大主題精准對接大灣區企業,促進38個重大產業化項目簽約,投資總額265.72億元,還有一批項目信息、合作意向,實現了加速洽談。

  這是時間進入2025年后,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資促進系列活動的陣容和收獲,成都市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高密度舉辦系列投促活動,分享了成都發展機遇和投資潛力,釋放了成都抓項目、拼經濟、搞建設的強烈信號。

  項目工作是成都市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2025年剛開局,成都市以起跑就沖刺的“戰力值”,對投促中心組織架構再改革、對招商方式再創新、對招引力度再升級,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頻密出招、引力滿滿。

  2025年元旦后的首個工作日,新年首場“投資蓋碗茶”活動舉辦,與綠色低碳領域企業共話零碳園區建設的政策、場景與機遇。專程從北京赴會的工大環境副總裁孟路在活動結束后信心倍增,“將融入成都‘立園滿園’行動,積極尋求與企業、與園區的更多合作機遇。”

  此后,更深層次的改革、更大力度的活動,密集舉辦、接踵而至。1月9日,成都招商中心組建成立,開啟了成都以專業化、市場化理念,打造統籌全市項目招引的招商平台的創新探索。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資促進系列活動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

  蛇年春節前夕,成都又舉辦了“投資蓋碗茶”返鄉企業家新春座談會,與40多位返鄉企業家圍繞故土鄉愁、創業奮斗、未來發展等,開展熱烈交談,實現了雙向奔赴。

  成都在行動快速、力度加碼的密集活動中,與重點產業鏈領域的企業家頻繁對話、精准對接,堅定了企業在成都投資、深耕發展,一個個重大項目在蓉落地,就是成都與企業雙向奔赴最生動的注腳。

  從首個到再投

  助推強鏈補鏈、集聚發展

  從生物醫藥到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這些簽約項目涉及成都多個產業鏈、落戶在成都多個區(市)縣,將有力推動相關產業的強鏈補鏈,助推產業集聚發展跑出加速度。

  “我們計劃在成都投資5億元,建設正成星網衛星互聯網研發智造總部基地。”正成星網董事長楚亮表示,項目落地彭州后,將依托彭州航空航天產業優勢,進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與產業轉化雙向鏈接通道,加速彭州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互補發展。

  這家企業是國內領先的衛星互聯網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其核心技術是國內首台套產品,解決了相關領域“卡脖子”問題。“我們將完善成都衛星互聯網產業地面設備關鍵環節,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成都造’國際領先硬科技產品,為成都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貢獻重要力量。”楚亮說。

  除了新引進的城市“合伙人”外,還有很多老朋友在成都持續加碼投資、一投再投。深圳微芯生物2014年在成都設立全資子公司,成為成都高新區引進的第一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后,連續10余年在成都持續加碼,布局了科創中心及區域總部,建設了創新藥生產基地。去年末,微芯生物又在成都新啟動了一個生產基地建設。

  該企業董事長魯先平表示,接下來將加快推進去年新投的彭州生產基地建設,並在未來加大研發方面的投入。“成都生物醫藥產業鏈較完整,在城市發展、科研發展方面積極布局,再加上成都優秀的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吸引企業堅定深耕成都。”魯先平說。

  這或許也是跨國生物醫藥企業加速集聚成都的重要原因。據介紹,剛簽約的武田中國創新中心項目,將作為武田制藥在中國布局的數字醫療領域創新中心,整合先進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優勢,賦能公司現有業務,同時還將積極開發數字醫療產品和解決方案。項目的落地,同樣將賦能成都數字醫療產業生態圈打造。(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唐小未)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