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代表侯志明:建議對朱自清成都舊居進行開發保護利用
提到作家朱自清,很多人對他的經典散文《背影》印象深刻。朱自清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獨特而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朱自清與葉聖陶等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其《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春》《梅雨潭》等多篇散文進入大中小學教材,在全國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朱自清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朱自清,先后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任教。
或許有人還不知道,朱自清與四川成都還有一段深厚的淵源:他是成都“女婿”。在上世紀40年代,有6年時間,朱自清在成都與昆明往來,其中在成都生活兩年多,成都已成為朱自清的“第二故鄉”。
1月22日,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正在進行中。四川省人大代表侯志明向大會提出一項關於“對朱自清成都舊居進行開發保護利用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建議。
成都是朱自清的“第二故鄉”
據侯志明講述,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陳竹隱1903年出生於成都,1932年與朱自清結婚並生育二子一女。抗日戰爭爆發后,朱自清隨清華大學南遷,1938年3月到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40年5月,陳竹隱為減輕家庭負擔,攜子女朱喬森、朱思俞回成都生活,在成都東門外宋公橋慈雲庵旁新搭建三間茅屋居住。后朱自清長女朱採芷到四川大學上學,陳竹隱在四川大學圖書館謀職。1940年,四川省教育廳聘請朱自清任教科書的編輯委員,同年8月,朱自清抵達成都與妻子團聚。其間,朱自清與葉聖陶、李公朴參加了成都反法西斯的火炬大游行、抗日大游行,到成都大、中學校講演,還常常與巴金、李劼人、葉聖陶、徐仲舒、謝文炳、呂叔湘諸先生相聚交流。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聞一多先后遇害后,他出席成都各界舉行的李、聞慘案追悼大會,並報告聞一多生平事跡。
1946年10月返北平前,朱自清帶著照相機,把成都他曾游覽過的地方都拍了下來,還到總府街留真照相館照了全家福以作留念。朱自清在成都,也留下了豐富的著作。他為發展成都教育,嘔心瀝血寫下了三本書,一本是寫給國文教師看的,書名《國文教學》﹔另兩本是給學生看的,書名是《略讀指導舉隅》和《精讀指導舉隅》。這三本書都由當時成都的開明書店出版。期間,他的學術名著《經典常談》也修改完成。
朱自清在成都期間還創作了不少文學作品,與不少名家也有書信往來、詩詞酬唱。同時,朱自清在成都期間還創作了不少文學作品,與不少名家也有書信往來、詩詞酬唱。
建議復原重建朱自清舊居
作為紀念館對外開放
侯志明說,朱自清成都舊居(原成都市錦江區宋公橋街4號)目前已拆除,街區正在改造。朱自清舊居目前全國有5處,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安樂巷的27~29號舊居,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溫州鹿城區四營堂巷的舊居是目前國內關於朱自清人物專題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陳列館﹔其余三處分別在清華大學北院16號、江蘇東海縣的出生和童年生活地、浙江紹興上虞春暉中學內(曾在此任教)。“朱自清為成都抗日救亡運動、成都教育事業、四川文學事業有著卓著貢獻,對成都有著特別而深厚的感情,但是到目前為止,對朱自清在成都旅居的史料研究較少,部分散見於一些學術期刊,對其故居原址進行開發保護利用的價值認識不足,鮮有發聲。”
有鑒於此,侯志明建議:“由省級相關部門牽頭,收集整理關於朱自清先生在成都期間的相關資料,舉辦有關他在成都旅居的相關學術研討會,出版有關著作﹔復原重建朱自清舊居並作為紀念館對外開放﹔憑借朱自清的影響力,可在他成都舊居周邊打造文旅產業區。”
侯志明說,此項工作意義深遠而重大,“有助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進一步增添成都文化內涵,打造四川文旅產業新地標﹔有助於借名家大師之力,宣傳成都宣傳四川。”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來源:封面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