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代表劉清友:建議加強地質領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人民網成都1月22日電 (記者李平)1月20日,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成都開幕,省長施小琳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支持在川高校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和基礎研究。
“我認真聆聽了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隨后,施小琳省長又親臨成都代表團參加審議,帶來了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和囑托。”省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清友表示,作為一名來自高校的人大代表,他深刻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工作的高度重視,各項重點任務對“雙一流”建設和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有著更高要求,也為高校帶來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重大機遇。
“成都理工大學作為扎根四川的‘雙一流’高校,傳統優勢特色在於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地災防治、生態環境等領域。”劉清友表示,立足省委、省政府最新戰略部署,在打造全國制造業基地,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服務川藏鐵路、雅下水電等重大工程,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等諸多方面,成都理工大學可以發揮更大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對此,今年四川省兩會期間,劉清友提出了對固體礦產資源領域、新型能源體系、地質領域防災減災救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4個方面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相關建議。
加強固體礦產資源領域科技創新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清友。人民網記者 張玉琳攝
“四川礦產資源豐富且種類齊全,尤其在戰略性礦產、稀貴金屬和非金屬資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攀西地區為主的釩鈦磁鐵礦和石棉地區為主的鋰礦儲量居全國首位,銅礦、鉛鋅礦、金礦、磷礦、晶質石墨等資源豐富,且在資源分布和開發條件上具有一定優勢,與周邊省份形成了高度的資源互補性。”劉清友建議,以“三江成礦帶”為重點,深化區域成礦規律研究和勘查技術創新,在重點區域建立礦產資源動態監測與綜合評價體系,強化“天-空-地”多源數據融合技術、高光譜遙感技術、航空物探技術以及深部鑽探技術,加強資源勘查能力﹔進一步加強與周邊省份資源勘查合作,為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提供鋰、鐵、稀土、銅、鉛、鋅、金、磷等戰略性礦產、稀貴金屬和非金屬資源支撐。
堅持“集約化開發與精細化利用”,重點布局釩鈦稀土資源的深加工產業鏈,推進磷礦及非金屬資源的綠色化工產業集群等,通過與雲南、西藏等區域協同,形成資源聯合開發、加工一體化的格局,並依托四川交通、金融等優勢,牽頭建設輻射西部乃至全國的礦產資源交易平台,提升區域資源開發的效率與附加值。
加快構建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
“四川具有建立多能互補新型能源體系的巨大潛力。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約40萬億立方米、全國第一,石油資源量約16億噸。氦氣資源佔中國總儲量的90%以上,地熱資源可利用總量居全國第3位,氫能源制備規模位居全國第4位,光伏產業具有較大產業優勢,水電裝機容量接近1億千瓦、居全國第一。”對此,劉清友建議加快構建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國家能源保供基地。深化以天然氣為中心的四川盆地“氣-氦-氫-熱-鋰-鉀”多資源聯合勘探評價與開發,包括四川盆地演化和多資源耦合富集機理、數字盆地建設與多資源綜合評價、深地鑽採裝備與多資源高效開發、綠色低碳油氣開發與碳埋存等,形成現代新型能源體系。
創新以多元化利用為指導的地熱資源“發電-供暖-制冷-康養-養殖”梯級利用,重點突破高原高溫地熱資源勘探評價與地熱能發電、盆地油氣廢井中低溫地熱資源綜合利用、深部高溫地熱資源勘探評價與鑽採關鍵技術等。
發展以礦物材料為核心的“光伏-儲能-鋰礦”協同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包括鋰礦開發、提鋰化工、鋰電儲能器件、光伏發電材料,特別是發展以鈣鈦礦光伏電池為主的新型光伏產業,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實現能源的戰略補給。
完善以水利發電為牽引的從設備制造到電力銷售利用的全過程產業鏈,包括大型發電設備研發與制造、水電站建設與運維、地質環境評估與生態保護、電力輸送網絡與智能配電系統、水電制氫產業。
加強地質領域防災減災救災的技術支撐
“目前,我國已發現近30萬處災害隱患點,其中約70%分布於西部山區,導致西部山區大型地質災害防控難度極大。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響,成渝地區地質條件異常復雜,是全球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區域,呈現出點多面廣、影響大、關注度高的特點。四川地災10萬余處,威脅120個城鎮、500余家企業、多條交通主干線和多處基礎設施。”劉清友認為,地災防治的主要“痛點”和難點是如何提前識別災害隱患並准確發布預警信號,以及如何精准預測地震群發性滑坡災害。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清友。人民網記者 張玉琳攝
圍繞我國地質災害防治的重大需求,瞄准西部山區大型地質災害成災機理復雜,突發性地質災害早期識別和監測預警技術不成熟,地震群發性地質災害難預測等問題,他建議,通過將工程地質學、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地球物理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形成非顯性地質災害隱患識別技術,突破無變形跡象地質災害隱患識別難題﹔研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解決突發災害准確預測難題﹔形成地震群發性地質災害預測預報技術,解決強震應急搶險早期部署盲目問題。
同時,充分運用“AI+”“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手段,增強數智防治能力,推動線上感知預警和線下呼叫響應互動聯動,從而推動四川省在地質災害早期識別、監測預警、精准預測和快速處置等領域的系統集成,推動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和防治實踐都走在世界前列。
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
劉清友認為,當前,四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逐年遞增,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綠色本底,但仍然面臨著許多管理和技術問題。
比如,四川在礦產資源開採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尾礦和固廢的處理和處置以尾礦庫和填埋為主、資源化利用不足,導致固廢堆積、造成土壤污染和生態系統破壞的問題日益突出。地下空間開發過程中,也存在地下水資源破壞和地下生態系統失衡等問題。受開發建設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許多區域也面臨著修復難題和保護困境。
對此,他建議利用生態環境部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等平台,立足西部生態脆弱區,強化技術支撐,解決資源開發利用、城市建設、農業生產、地質災害等產生的重大生態地質環境問題。強化“三廢”治理和生態恢復技術體系,聚力解決戰略礦產資源開採和利用重大工程產生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結合戰略資源開發利用和人民群眾應急響應需求,統籌規劃生產和生活地下空間布局,研發應急設施設備,構建生產、生活地下空間的安全、健康、環保體系。開發優勢和戰略礦產資源尾礦、廢渣,提高資源使用和轉化效率。實施清潔能源開發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工程,保障綠色能源自給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