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今日開幕,截至1月18日18時已收到提案654件

“提振消費”“低空經濟”等備受關注

2025年01月19日08:1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提振消費”“低空經濟”等備受關注

  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1月19日開幕。截至1月18日18時,大會已收到提案654件。“提振消費”“低空經濟”等關鍵詞頻頻出現,教育、就業、養老等民生話題同樣備受關注。一件件提案緊扣四川實際、體現擔當作為,凝結著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初心智慧,以高水平履職聚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提振消費

  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將促消費列為2025年經濟發展首要任務,對“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提出明確要求,這也是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谷子經濟”作為由動漫、游戲、偶像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二次元內容產業周邊商品消費經濟,是當前熱門的興趣消費、情緒消費的新經濟增長點。農工黨四川省委會關於“谷子經濟”的集體提案指出,四川作為中國數字文創先鋒地,用好用活“谷子經濟”市場紅利,從產業縱深、科技切面、文化賦能等方面打開四川新興消費新賽道,對推動四川經濟增長和提振消費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康俊委員注意到,“四五線城市”逐漸成為拉動全省消費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如何推動這些城市提振消費擴容?他建議,從市場需求出發,鼓勵“四五線城市”跳出傳統消費模式,錯位發展消費新業態,引導全省知名企業在這些城市新開首店、發布新品、舉辦首展等,發展首發經濟。

  “體育一頭牽動經濟、一頭連著民生,既是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更是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的重要支點。”賀欣委員建議,鼓勵實施“體育+”行動,支持建設體育特色產業園區、拓展體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體育與文化、科技、養老、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推動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陳琴委員建議,“強化技術供給,讓中小企業真正會‘智改數轉’。”按照“以診促轉”的工作思路,全面摸排企業現狀,為企業提供“數字畫像”診斷,建立“一企一檔”數字檔案,“一企一策”對症下藥,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轉型難題。全面優化聯動服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詢、技術支持和市場拓展服務。

  民革四川省委會在“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的集體提案中,談到四川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程度偏低的問題。對此,該提案建議,出台丘區農機研發專項扶持政策,發展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農機服務數字化轉型。“試點開展農機裝備服務數字化轉型,建設線上數字化服務平台,從單純的耕、種、防、收服務向農資供應、工廠化育苗、冷鏈物流、農產品初加工及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數字化服務轉型。”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加速技術革命性突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力。”張志遠委員認為,應進一步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布局,培育壯大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在科技突破、平台引領、成果轉化、人才集聚、生態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充分激發全省創新創造活力和動力,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關鍵詞:低空經濟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質生產力代表,低空經濟無疑是四川2024年度熱頻詞。

  “低空飛行應用場景是低空經濟產業鏈的關鍵一環,對低空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牽引作用。”羅宇龍委員提出三個“大力”來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大力推動低空經濟與交通、物流、旅游、文化、體育等場景的深度融合創新﹔大力發展“低空+物流”,打造無人機電商物流服務品牌﹔大力發展“低空+文旅”新消費,助力創新文旅新業態。

  劉燕委員認為,要完善低空經濟相關政策法規與標准體系。“制定與修訂法規,加快低空空域管理、飛行安全、運營資質等相關法規的制定與修訂,明確行業標准,為產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劉燕建議,依托全國首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省份的優勢,繼續深化空域改革,簡化飛行審批流程,提高空域使用效率。

  杜茹委員更關注低空經濟的人才培養與引進。“高校和職業院校應開設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針對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領域的從業人員,應開展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活動。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領域的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來本地發展。”杜茹說。

  關鍵詞:一老一小

  為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委員們廣建利民之言、深謀惠民良策,“一老一小”是他們牽挂和關注的重要方面。

  在何麗委員看來,社區作為發展養老服務最重要的資源整合平台,應該為“托育式”養老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的價值空間、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技術空間,但目前一些社區的服務設施和養老服務設施配套不足、基礎薄弱,難以滿足老年人就近養老需求。因此,要提高社區養老“一站式”供給能力、便利程度和可及化水平,由此激發老年人的消費意識,推動傳統養老模式向新型養老模式過渡。

  “為滿足不同層次養老需求,利用微網格化大數據,分層級建設智慧化養老服務體系。”商慧芳委員在提案中建議,根據人口分布特點、老年人群身體健康狀況,完善養老服務登記,提前進行養老規劃。政府引導,發布不同層次需求的養老社區規模,鼓勵多方參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何開莉委員調研發現,近年來四川採取多項措施擴大學前教育普及面,但仍存在優質資源分布不均、經費保障不足、師資隊伍不強、保教質量不高等方面問題。她建議加大對“四類地區”學前教育扶持力度,實施幼兒園設施設備改造提升項目,逐年增加幼師編制及人員配備數量,提升學前教育師資配置的科學性。(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芸涵)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